第7章 接翻译工作(第2页)

方青云站起身,拍了拍裤子上的灰尘:"姐姐早,我是来问翻译工作的。"说着,他掏出那本崭新的中级翻译证,双手递了过去。

工作人员接过证书,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,眼镜后的眼睛越瞪越大:"中级?你才多大啊?"她抬头仔细打量着眼前这个穿着洗得发白的学生装的少年,怎么也无法将他和"中级翻译"联系起来。

"十二岁。"方青云挺直腰板,故意露出一个符合年龄的得意笑容,"昨天刚考的,清华的吴教授亲自给我发的证。"

"我的老天..."工作人员倒吸一口凉气,突然想起什么似的,"等等,你就是上周来问考试的那个孩子?"

方青云点点头:"多亏姐姐告诉我怎么报名,我才能考上。"他乖巧地补了句,"姐姐眼光真准。"

这声"姐姐"叫得工作人员眉开眼笑,态度立刻亲切起来:"小天才啊!来来来,跟我到办公室说。"

办公室里,工作人员给方青云倒了杯热水,又从档案柜里取出一叠文件。

"姐姐,有什么活可以给我做的?"方青云迫不及待地问,眼睛亮晶晶的。

工作人员翻看着登记簿:"现在最缺的是技术类翻译,特别是机械和冶金方面的。"她犹豫了一下,"不过这些都很专业,你..."

"我在图书馆看过《机械原理》和《金属工艺学》的俄文版。"方青云立刻说道,这倒是实话,他这两个月几乎把图书馆里相关的俄文书籍都翻遍了,"专业术语我都记得。"

工作人员将信将疑,从书架取下一本厚厚的俄文书籍《机械工程基础》,翻到中间一页:"这段能翻译吗?"

方青云接过书,快速浏览了一遍。这是一段关于齿轮传动原理的论述,确实有不少专业术语。他深吸一口气,用清晰的中文翻译道:"在高速运转条件下,渐开线齿轮的啮合特性表现为..."

五分钟后,工作人员惊讶地合上下巴:"神了!连'渐开线齿轮'这种术语都知道。"她突然压低声音,"小方同志,现在有个急活,冶金工业出版社要的,稿酬一百万元(旧币)。"

方青云心头一跳。一百万元旧币相当于新币的一百元,比他父亲一个月的工资还多!但他强压住激动,故作镇定地问:"什么书?多少字?"

"《炼钢设备与工艺》,大约十五万字,要求两个月内交稿(作者没有找到翻译的费用,直接编造了,大家不要在意)。"工作人员解释道,"原来的翻译突然生病了,出版社急着找人接手。"

方青云在心里快速计算着:以他现在的速度,每天翻译几千字不成问题,两个月绰绰有余。

"我能接。"他点点头,又补充道,"不过有个条件,能不能先预支一部分稿费?我家...有点急需。"

工作人员犹豫了一下:"按规定是不行的,不过..."她看着方青云洗得发白的衣领和开了口的布鞋,心软了,"我帮你问问。"

她拿起桌上的老式电话,摇了几下手柄:"喂,接冶金工业出版社...老张啊,是我,图书馆的小王...那个俄文翻译的事...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