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4章 回信与祭祖(第2页)

"看,我把敦煌飞天和巴黎圣母院的石像鬼设计在了一起,居然很和谐。"

陈志明则奔波于各个行政部门,办理活动许可。凭借流利的法语和索邦大学教授的推荐信,他仅用三天就搞定了所有手续:

"最麻烦的是酒类许可证,幸好雷米教授认识餐饮协会的人。"

方青云专注于嘉宾名单。他特意加入几位美食评论家和《费加罗报》生活版的记者:

"这位米歇尔主编的专栏能影响整个巴黎的餐饮风向,必须拿下。"

5月2日,厨师组抵达巴黎。为首的是一位五十多岁的老师傅,一进门就检查厨房设备:

"这灶台火候不够,真正做的时候得重新搭个灶台。"他浓重的四川口音让方青云倍感亲切,"宴请外宾的菜单,我都能做。"

趁着厨师们安顿的间隙,方青云开始准备祭祖事宜。他从行李箱底层取出一套崭新的中山装:

"洪门最重传统,衣着不能马虎。"

林秀兰帮他检查伴手礼,一套景德镇青花瓷茶具和从瑞士带来的上好普洱:

"老堂主喜欢功夫茶,这个正合适。"

陈志明则递过一张手绘地图:"会馆后门在这条巷子,遇到情况可以从肉铺撤退。"他压低声音,"马文雄最近频繁出入t岛文化处,你要当心。"

5月4日晚,一切准备就绪。方青云将出版合同锁进保险箱,里面已经躺着美食节的完整方案和两百份烫金请柬。窗外,埃菲尔铁塔的灯光照亮了巴黎的夜空,明天就是洪门祭祖的日子,而他们的文化攻势,也即将全面展开。

......

五月五号清晨,方青云提着精心准备的礼盒来到潮州会馆。会馆门口已挂起红灯笼,两个穿着黑色对襟衫的年轻人正在张贴"潮汕宗亲祭祖大典"的横幅。

"方先生来啦!"看门的老头认出了他,热情地引他进门,"老堂主特意嘱咐,您来了直接请上三楼祠堂。"

三楼大厅香烟缭绕,正中供着鎏金祖先牌位,几十位华侨正按辈分排列上香。方青云安静地站在角落,注意到陈鹤年穿着暗红色唐装,正在主祭位诵读祭文。老人声音洪亮,用的竟是潮州古调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