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7章 四年沙漠岁月(第3页)

"等沙暴过去,爸爸带你去市场买椰枣。"方青云转移话题,"你不是最喜欢包着核桃的那种吗?"

"要十个!"安安伸出两只小手,每根手指都张得开开的,然后突然想起什么似的补充道,"please."

晚饭后,使馆发电机嗡嗡作响。方青云在书房检查儿子的作业本——五岁的孩子已经能写简单的英文句子和汉字。周晓轻手轻脚地进来,手里拿着刚熨好的中山装。

"明天总统府新年招待会,穿这套吧。"她抚平领口的褶皱,"对了,今天收到部里转来的电报,说新来的程参赞下周到任。"

方青云点点头,没有多问。这几年使馆人员调动频繁,但鲜少有人从国内直接调来,大多是从其他驻外使馆轮换。这种反常让他隐约感到不安。

"你继续写吧,我哄安安睡觉。"周晓看出丈夫的心思,轻轻带上门。

方青云从暗格取出未完稿的《大国崛起》德国篇,钢笔在"铁血宰相"俾斯麦的章节停留许久。窗外,沙尘拍打玻璃的声音如同遥远的掌声。他忽然想起1965年离京前,周正国在书房里的那句"风雨欲来"。

唯一值得庆幸的是,在这遥远的非洲角落,他们的小家得以偏安一隅,安安能在相对安宁的环境中成长。

书桌抽屉里,瑞士寄来的最新家信中提到,欧洲媒体将中国这场运动称为"文化的荒漠化"。

深夜,确认妻儿都已熟睡后,方青云轻手轻脚来到办公室,将完成的七国手稿用油纸包好,放入使馆档案室一个标注"1966-1969经济年报"的铁柜。

回到卧室,安安在小床上蜷成一团,怀里抱着那只四年前他初到非洲时父亲送的木雕骆驼。周晓在台灯下缝补着孩子的衣裳,灯光为她镀上一层柔和的轮廓。方青云突然想起《诗经》里的句子:"妻子好合,如鼓瑟琴。"

在这远离故土的沙漠之夜,这个小小的家,就是他最珍贵的绿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