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33章 新业务风风火火搞起来了

夏月兰第二天风风火火的找韶华去了,简单的了解的情况,跟景佩兰见了一面,夏月兰性子直,景佩兰细腻,两人互补。

夏月兰长期主持街道工作,她很清楚怎么和不同的人打交道,除了不会外语和不是名牌大学毕业,她身上没有缺点。

景佩兰也很喜欢这个帮手,欢迎她加入。

夏月兰街道的工作需要交接几天,但她有空就去跟景佩兰外国角,遇见外国人凭借着几个临时学来的单词,手舞足蹈的也能交流。

当天回到家,徐茵怡就看到亲妈在翻她大学的英语书,读的不能说一模一样,只能说毫无相关。

夏月兰初中毕业后,就进了街道,本来以为她这一辈端着铁饭碗,儿孙绕膝,过得很幸福了,结果老了老了还要学英语。

徐茵怡也没想通,她妈是哪根筋搭错了。

但老妈发命令,必须让她学会常用语,这个也不简单,但谁让她是自己亲妈,徐茵怡江将所有打招呼的用语抄了下来,常见的一些语言全部列了出来,还找出来了自己上大学老妈出大价钱给买的磁带,学没学会不知道,反正她这个老师是挺尽力的。

周韶华的工作变多了,但忙是不忙的,服装店里基本有自己的流程,废品厂有吴建林,他做的很好了,她只需要十天半个月去一趟,看看那边情况如何,查一查账。

她最近的心力都放在了新业务上,景佩兰每天忙的脚不沾地,每天都在外国角晃荡,认识了不少人,手里的一些小物件也都卖出去了。

顺子那边也很顺利,村里人很配合,提交上来的编织都是按照要求,甚至还有一些人临时发挥,做了一批麦秸小人,顺子本来很忐忑,他只是觉得好看,就把这些收上来了,但跟那些画册上的不一样。

他以为会打回去,结果拿过去卖的时候很受欢迎,供不应求,客人纷纷说还要买,顺子开开心心的回去继续收购。

三个月后,景佩兰和周韶华这边的外贸业务几乎进入了正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