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章 褪色的月光(第3页)
苏静雯起得比平时早。眼睛睁开的那一瞬,她甚至以为昨天的争执是梦。
她下楼时厨房已收拾干净,任映真不在——如往常一样,似乎五点半就已出门。什么都没说,什么都没留下。她的丈夫在这个家里像一个幽灵。
她点亮手机屏幕,有两条新讯息。
其中一条来自“阿澈”:“今天上午十点,我会提前过去布展。那块主灯你昨天说的位置,我还想再确认一下。你在吗?”
另外一条来自“映真”:“我今天下午会去机场接爸妈,四点左右到家。不必特地回来。”
她盯着那条消息看了很久。
没有多余解释,没有试探语气。语句精准、体贴、留有余地,是他的风格。
她点开林澈的聊天窗口。
在他的聊天页面里,他们总是有说有笑,没有压力。
林澈轻松,懂她,尊重她的专业,最重要的是,她找他的时候,他一直都在。
她打下一句话:“我一会儿过去。”
又删掉。
重新打了句:“可以,我们十点见。”
删掉。
最后只发了一句:“好。”
而任映真那边,她没有回复。
当然不是赌气报复,只是她觉得,暂时还没想好怎么去面对他。
另一边,任映真翻着手里的文件,感到有些头疼。《第二人生》的背景设定中,“任映真”本就是敏锐的人,“他”虽然头脑聪明,但性格不够坚韧。对他来说,青梅竹马的妻子是生活的支柱也不为过,如果没有她,“他”真的不知道还要怎样过自己的人生。
察觉妻子似乎移情别恋后,心绪不宁的状态还影响到了他的事业。
何况情绪处理能力再强的人,也有“需要换一口气”的时刻。
而现在,卡在他心里的那口气,叫“婚姻”。
所以当“任映真”发现不对时,“他”选择了和那位女囚一样的道路,拼尽全力想要挽回自己的婚姻。
当然,最后是以失败告终。
任映真不会这么做。
主要是那种挣扎,太不体面。
他整理事务,发现自己最近需要处理一起突发的高净值客户婚姻危机。严格意义上,是一个临时交由他“善后”的黑天鹅事件。
委托人是一位文化投资基金的合伙人,其资产架构高度复杂,妻子近期突然提出离婚,并已在未告知本人的情况下,将名下持有的多家艺术品信托公司股份转移给一位境外独资“公益艺术机构”。这属于标准流程中的“恶意隐匿资产”预案处理。
只是问题在于,这家艺术机构的策展顾问,是苏静雯的一位好友。
任映真放下文件夹拿起手机,聊天窗里的“静雯”果然是已读不回。
他无声地笑了笑。
《褪色的月光》的设计重点和第一道坎都在主人公的伴侣身上,准确说,是伴侣的“天然无辜感”。
她并不认为自己做错了什么。她和林澈不过是意趣相投、专业契合、灵魂对谈,他们的互动没有身体接触,没有暧昧短信,没有半句告白。
所以,她是“清白”的。
哪怕她回避沟通、反感提问、在精神上依赖另一个人。
苏静雯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其实在精神出轨,按照流程,她应当在对他失望,两人感情彻底破裂后发现林澈才是那个真的能够照亮她的人。
而现在呢?
任映真已经戳破了那层窗户纸。
他已经明确表态。
她会怎么做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