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章 褪色的月光-9(第2页)
“现在关键是时间线。”她终于开口,声音一寸寸压低,“我们得证明你画的那幅比对方的作品早。”
“我试过翻旧硬盘。”林澈的语速有些乱,“我画完没马上发,拍了照片也没备份。草图也只剩几张边角画纸,没时间戳。”
她沉默片刻,“有没有你发给别人的时间记录?邮箱、聊天记录、哪怕是截图也好。”
林澈停了一下:“我只发给过你。”
她拿起手机,翻出那条聊天记录。图还在,但发图时间是在夜里。她当时手机设置了不保留通知,截图没有保存。图片本身的文件属性也不会显示发送时间,除非她向平台申请聊天记录导出。
“这可能不够。”她低声说。
“我知道。”林澈的声音一下低下去,像泄了气的气球,“我也想不出其他证据了。那幅画我确实早画出来,但谁会信?人家那幅已经发在平台上半年了。”
苏静雯沉默。她握着手机,手已经有些僵了。
她的脑子在飞快地转,策展圈的几位熟人、评论人的风格、他们在这类问题上的立场、是否愿意冒风险站队一个“争议”画家……她可以去做,但她也清楚,这种舆论处理需要策略、资源、甚至一点操盘能力。而这些,恰好是她不擅长的。
忽然,她脑中闪过一个念头——
任映真。
他有资源、有经验、也熟悉这类危机公关的操盘逻辑。他知道怎么应对“危机”,也知道该说什么、不该说什么。
而且,只要他说话,就不需要她亲自去求别人。
那一刻,她有些动摇了。
用他的方式,比她自己绕来绕去省得多。甚至比她出面还安全。
但下一秒,她的喉咙就一紧。
她不能告诉他灵感是她。
只要她不说明原因,他就不会理解为什么她要帮林澈到这种地步。而如果她说出来——那他们之间那点来之不易的平静会立刻崩塌。
她盯着手机屏幕,眼神有些发空。
这是一个她自己也无法完全说清的选择。但她知道自己已经靠得太近,退不了了。
她拿起水杯,喝了一口,冰凉的液体顺着喉咙落下,像是提醒她该冷静一点。
她看了眼楼下书房的方向,指尖又紧了紧。
或许,她可以试着……不把真相全说出来。
只说林澈是她画展的合作对象,现在被牵连,她想解决问题——她甚至不需要说自己和这幅画之间的关系。只要任映真愿意出手,就足够了。
她深吸一口气,下楼走向书房。门没关严,透过缝隙能看到任映真正在电脑前工作,桌边还摊着两份笔记,屏幕的蓝光映在他脸上。她轻轻敲了敲门。
“进来。”他的声音从里面传来,依然平静。
推开门,书房的灯光比卧室亮些。任映真转过椅子,目光落在她脸上:“什么事?”
“嗯。”她走进来,顺手带上门,“有个事想问问你。”
“坐下说。”
“我有个合作画家陷入争议,想问问你有没有空看看这类情况该怎么处理。我记得你的公关团队之前处理过类似的情况?”
“你说的‘合作画家’,是林澈?”他头也没抬地问了一句,语气不带情绪。
苏静雯顿了顿,点头:“嗯。”
他抬起头,看她一眼:“你知道我不太管你策展项目里的事情。”
“这次不一样。”她语气努力平稳,“他的新作被人质疑抄袭,说和一幅欧洲发布的画高度相似,评论发酵得很快。现在画廊撤展,合作机构也开始观望了。”
“原始创作记录,最好是带时间戳的电子文件,或者第三方见证。”任映真合上笔记本:“他自己没法澄清?”
“他确实早画了,但没留下什么有力证据。草图没留完整,照片是后来拍的。聊天记录里有我那边的一条,但平台无法公开导出聊天时间,只能截图,效力太弱。”
“你想怎么处理?”
“我原本打算通过几位评论人引导话题——从‘构图重复’转向‘视觉经验共通’,去弱化‘抄袭’这件事。”她顿了顿,“但我做这些,效率太低了,而且不一定能控住方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