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9章 七零对照组:但是ABO-16
冬小麦的嫩绿在秋阳下铺展成片,河堤加固完成,倒塌的房屋旁也垒起了新墙的根基。
识字班的进展虽然磕磕绊绊,但现在omega们也已经能清晰地认出自己的名字和粮、工分等关键大字。
今天下午,河湾小学教的字是“水”。阳光透过新糊的窗纸照亮了孩子们专注的脸。
突然,李卫国的身影出现在教室门口。他对任映真招了招手,紧张兴奋道:“小任老师,快!县里领导来了,点名要见你!”
任映真交代孩子们自习,跟他快步走向场部。
场部院子里停着一辆沾满泥泞的吉普车。几个干部模样的人正和徐桂枝还有场部书记交谈。其中一位穿着灰色中山装、戴着眼镜的中年男子显得尤为突出,他手里正翻着一沓材料。
那是徐晓思整理过的扫盲班学生名单,学习进度和几份作业。
见任映真过来,中年男子的目光立刻落到他身上:“你就是任映真同志?河湾小学的任老师?”
“是。”他点头。
“嗯。”中年男子也点点头,扬了扬手里的材料:“刚才听李队长和徐晓思同志介绍过。洪水刚退,你们就能在这么短时间内恢复小学教学,还因地制宜搞起了这个扫盲班,效果显著啊!尤其是你,”他看向任映真,“白天教孩子,晚上帮忙扫盲,两头挑担子,不容易!”
任映真看了徐晓思一眼,见后者目光躲闪,就知道她大概为他说好话了,并且多半夸大了事实。
他说:“我在晚上扫盲班人手不够的时候会过去搭把手。扫盲班主要是徐晓思同志在张罗。”
中年男子点点头,又看向李卫国:“李队长,你们这个教育恢复工作做得很扎实啊!把有限的人力用在刀刃上,白天教未来,晚上扫盲愚,思路很好!”
“周局长过奖了。”李卫国说:“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,也是为了娃子们和乡亲们好。”
周局长、也就是中年男子顿了顿,语气变得郑重:“同志们,我们这次来,除了视察灾后重建,还有一个重要任务。”
“那就是——为县里新成立的‘灾后教育恢复与扫盲工作指导小组’物色骨干力量!”
“指导小组?”所有人都竖起了耳朵。
“对。”周组长肯定道:“这次洪水波及范围广,很多地方学校垮了,老师散了,文盲率反弹严重!县里下了决心,必须尽快行动,要从全县范围内抽调一批有经验、有方法,在灾后教育中表现突出的人才回县城集中办公,负责统筹指导全县的学校复课,扫盲教材编写和师资培训工作!”
回县城!
周局长继续说:“指导小组需要的是既能扎根基层了解实际情况,又有教学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的复合型人才、第二性别不限!徐晓思同志、任映真同志,你们俩在河湾农场灾后教育恢复中的表现,尤其是这个扫盲班的创新做法和实际效果,非常符合我们的要求。”
他的话语掷地有声:“县教育局经过初步考察讨论,拟调你们二人回城,加入指导小组!”
徐晓思激动得差点原地直蹦,伸手去拽任映真袖子。
“周局长,”任映真说:“感谢组织的信任和肯定,但、如果我和徐晓思同志都立刻调走,河湾小学和扫盲班怎么办?”
徐晓思脸上的喜色瞬间退去了:哎呀、光顾着高兴了。
“你这个问题提得好。”周局长倒不介意他直接抬杠,反而更认真了些:“这恰恰体现我们没有选错人。关于河湾小学和扫盲班的后续安排,组织上已有初步预案,绝不会让这里的孩子因为你们离开而中断学业。”
“我们会从邻近受灾较轻,抽调一名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,临时支援河湾农场小学。所以在你们正式报到前,务必做好详细的交接工作。”
“至于扫盲班,”周局长目光扫过人群,最终落在徐桂枝身上:“徐桂枝同志,您是河湾农场的定海神针。扫盲班的具体组织工作,可以暂时由您牵头,场部再选派一两位识字、有耐心的同志协助管理日常。教材和教学方法,任映真和徐晓思同志会留下详细的方案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