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2章 靠脸吃饭吃枣药丸-8

江屿伸出手,姿态倒落落大方:“《藏春庭》的演出我看了首演录像,我特别喜欢你的李因。无声的张力控制得很好。”

任映真也唇角上扬,伸出手同他轻轻一握:“江老师太客气了,直接叫我名字就好。您的作品我也一直有关注,《春庭遗恨》的预告片质感非常棒,很期待上映。”

他避开了对江屿演技的直接评价,只提电影质感,同时自然地移开了话题。

两人商业互吹一波,在镜头下变成可以直呼其名的关系了。

没聊两句,背后传来脚步声。任映真就眼见着江屿脸上的春天回退寒冬,真是北国风光,千里冰封,万里雪飘。他回头一看,来者是纪临。

纪临脸上的笑容倒依旧很完美,仿佛对江屿的冷淡毫不在意,他目光落到任映真脸上,前辈鼓励后辈似的开口:“小任是第一次录综艺吧?别紧张,跟着流程走就行,很有趣的,也能学到不少东西。”

任映真也对他贯彻“伸手不打笑脸人”原则:“谢谢纪老师指点,我会努力的。”

纪临面上仍然不变,目光却闪了闪:“哪那么生分,叫纪哥就行。”

“好的,纪哥。”他应得干脆,笑容加深,仿佛真心为这份亲近感到高兴。

跟纪临打交道像参加了一场吃苍蝇比赛,但任映真自认为数不多的优点就是比较有耐心。

江屿和纪临默契十足地将彼此当成空气,两人间的沉默被适时出现的节目组工作人员打破。飞行嘉宾的房间安排在二楼,木质走廊散发出桐油味道。

一共两间房,一间双床、带小露台;另一间是单人大床房,两房中间隔着一个小起居室。

用来录制节目的摄像头已经开始转向对准走廊里的三人了,通常分房间会制造节目的第一个爆点,是谁都爱看的经典环节,谁不想自己住单间?

江屿说:“我想和小任住一间,可以吗?”

任映真瞥到纪临眼里闪过一丝愠怒,他看江屿不爽应该很久了,瞧两人丝线颜色,已是势如水火。

“好啊,”任映真答道,“我正好可以向江屿哥请教综艺经验。”江屿上过的综艺怎么都比他多。

江屿抿抿唇,语速不快,字字清晰:“我只比你大两个月,不用叫哥也可以。”

“行,”任映真最擅长从善如流,当场把“哥”字省去了,“江屿。”

“……挺好。”纪临说:“那我就住单人间了,清净。你们俩多交流。”他不再多言,拎起自己的行李箱,转身走进那单人间,只有关门时落锁的声音略重。

纪老师是个体面人。

房间内宽敞明亮,两张单人床各自靠墙摆放,中间隔着个床头柜。落地窗外的小露台正对着古镇蜿蜒的河道,景色宜人。两人放下行李,各自整理,气氛有些微妙的安静。

但并非尴尬,也无需刻意打破。江屿先整理好自己的东西,拉上了落地窗内侧的纱帘,还跟他解释:“晃眼。”

阳光其实只能照到任映真这半边,他刚确实觉得有些刺眼,但并未在意。这点细微的不适,本人没有放在心上,江屿却注意到了。

你知道吗,对主人公流露出这种奇怪的善意很容易被打成真人助演。

“谢谢。”任映真对他笑道:“是有点晃眼。”

江屿又抿了下唇,眼神飞快地瞥向窗外,又迅速收回。然后快速道:“不客气。”

《寻味记》除了三名飞行嘉宾外,还有三名常驻嘉宾,早已形成了稳定的协助模式。

方榆是息影多年的老牌影后,现在已将河畔小馆当成了自己发光发热的另一个舞台,她从第一季到现在一直在《寻味记》中担任管家角色,个性爽利干练,把控全局,负责财务和人员调度,是团队的主心骨。

老陈是本地老师傅,一手地道的淮扬菜是河畔小馆的金字招牌;最后一个,阿哲是星二代,他年轻活泼,没有架子,主要负责跑堂,招呼客人还有活跃气氛,以及充当方榆和老陈之间的润滑剂。

每期飞行嘉宾都给这个团队带来了新的变量。

“三位新的小伙伴,欢迎你们加入河畔小馆。”

“我们今天先分好工。”方榆开始介绍流程,语速又快又清晰:“每天营业前,备菜是重中之重。陈师傅负责主菜和硬菜,我负责统筹、汤品和部分冷盘,阿哲是万能砖,哪里需要哪里搬,也负责前厅传菜。”

“你们仨里……谁比较会做饭?平时在家下厨?”

江屿面无表情地举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