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4章 靠脸吃饭吃枣药丸-20(第2页)
最终,他被配平给了一座新锐表演奖的奖杯,随即马不停蹄地飞回冰天雪地的《夜不收》剧组。
这段时间,他们拍完了风雪赶路、狭路交锋,盐场设伏。江屿出乎众人意料地把霍砚舟这个偶然卷入“边防图纸泄露事件”的倒霉走商演得活灵活现,恰到好处地中和了影片的肃杀氛围。
电影中为数不多的爆米花镜头,能让人会心一笑的轻松时刻,也大都与霍砚舟有关。
正如此刻。
剧情推进到霍砚舟与沈纺被迫分头行动。他怀里揣着能证明自己清白、揭露栽赃者阴谋的关键账本,被追兵逼得走投无路,连滚带爬地冲进一座阴森的义庄。门外脚步声越来越近,他心急如焚地在堆满棺材的义庄内扫视,寻找藏身之处。
一口半开的棺材给了他灵感。*3-y\e-w·u~./c_o-m¨
追兵闯入前院的瞬间,他猛地推开棺盖,手忙脚乱地扒住边缘,将自己倒栽了进去。
他砸在了一个温热且算是柔软的东西上,霍砚舟惊魂未定地定睛一看,狭小黑暗的棺材里,他唯一能辨认的是近在咫尺的半截面具轮廓,几乎贴着他的鼻尖。再往下,是对方紧抿的唇。
紧接着,一个尖锐冰冷的硬物抵在他腰侧要害,随时可能穿透软甲和衣料要他的命。
霍砚舟险些失声尖叫,一只带着薄茧、微凉的手掌瞬间捂住了他的嘴。透过面具眼部那狭长的开孔,他撞进一双冰冷的眼眸,那眼神锐利如刀,带着毫不掩饰的杀意,仿佛随时准备在这口棺材里结果了他。
狭小的空间里,两个成年男性的身体不可避免地紧贴在一起。霍映舟能清晰地感受到对方胸膛因压抑呼吸而传来的轻微起伏,每一次都带着一种克制的力量感。那股混合着硝烟、冷铁和某种独特冷冽气息的味道,几乎将他完全包裹,带来一种奇异的压迫感,却也……莫名地让他心跳失序。
“别动。”他看清对方无声翕动的唇形,齿缝间挤出冰冷的威胁:“不然就死。”
霍砚舟瞬间僵成了石头,连呼吸都屏住了。“无面鬼”这才缓缓松开钳制他口鼻的手,但那致命的袖箭依旧稳稳地顶着他的腰。霍砚舟感觉到对方极其缓慢地调整了一下姿势,试图在逼仄的空间里拉开一丝距离,可惜徒劳无功。
两人的腿不可避免地交叠缠绕,每一次细微的挪动都带来布料摩擦的窸窣声,在死寂的棺材里被无限放大。霍砚舟正紧张得头皮发麻,就见“无面鬼”那只空着的手,竟朝着他的胸口探来——目标是那本账本!
他的指尖隔着衣物,几乎要触碰到霍砚舟剧烈跳动的心脏。
“Cut!”张弛的声音如同天籁:“棺盖掀开!快!”
场务冲上来掀开棺盖,空气和寒冷一同涌入。两个人手脚几乎拧在一块,从棺材里头坐起来,都有些狼狈地喘着气。
“刚才那条挺不错的,”张弛摸着下巴点评,“但还可以更好。”
张老师乐善好施,布施的是知识。他给江屿讲戏的功夫,任映真忙里偷闲接过小王递来的保温杯,里头是老刘千叮咛万嘱咐的热水。
他边喝水边竖起耳朵蹭江屿的课,就听张弛道:“想想看!……这感觉不仅是怕死!被迫靠近一个强大、陌生、甚至危险生物时产生的原始冲击!身体不敢动、但是神经末梢是不是在尖叫?血液是不是在奔腾?呼吸的温度……”
任映真没听下去,老艺术家授课还是有些太狂放了。他瞥了眼江屿,看清对方泛红的耳根。
张弛导演的年代还没有“糖送八大家”和“一碗水端平”的概念,但他深谙戏剧张力之道,非常有创造性地将《夜不收》三位主角的感情关系设定为一个微妙的三角。
沈纺和狐狸十三是多年失散的青梅竹马;沈纺和霍砚舟是偶然搭档的欢喜冤家;霍砚舟和狐狸十三是亦敌亦友加棋逢对手。
一句话总结:磕,都可以磕。
至于如何自圆其说?那是编剧需要负重前行的事情了。
江屿听到后面的“味道!味道还可以更浓烈些!”时,表情己经快变成面试实习工作的应届大学生了。
张弛说完江屿,觉得孺子可教,转头又对任映真道:“小任,你那种压制感和杀意很到位,爆发力也足。但身体姿态还是太硬了,不够‘嵌’进去的感觉。那种调整姿势时膝盖撞到小江那一下,还是显得刻意了,不够自然。我要的是那种……因为空间实在太小,挪动时不得不产生的、带着点无可奈何却又充满侵略性的肢体接触……”
这真的能播吗。
“这样。”张弛一挥手:“这条作保底,这条我们明天再重拍。小江,小任,你俩回去好好琢磨下我说的。我们趁天还没黑透,今天先拍追捕之前的那段独角戏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