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4章 朱棣震惊,陈兄弟这是要打算参加恩科啊!(第2页)

这时候开恩科,把那些渴望一展抱负的寒门士子放进来,既能给朝廷注入新鲜血液,又能敲打敲打那些前怕狼后怕虎的官员!”

朱棣听后没有说话,沉思起来。

一个王朝的根基是百姓,但也有另外一种说法是:地方父母官。

毕竟,官逼民反这句话最开始的官,指的并不是朝廷,而是地方官!

就像元朝末年,

朝廷可以说是已经失去了对地方的约束,使得下层官吏放纵,到处鱼肉百姓。

如此一来,百姓心中能不有怨气吗?

那么真到了起义的时候,谁会向着朝廷?

虽然朱棣自认以目前朝廷的军力,完全不用担心起义的问题。

但自己可是通过靖难登基,下方的百姓遭遇到的压迫,要是他料想不错的话,最终都会算到自己头上。

史记有两本,史官那里一本,民间百姓那里也有一本!

他不怕起义,但是害怕名声啊!

今后自己虽会颁布摊丁入亩,可没必要让百姓记恨自己一年,再者还是白白替他人背锅。

朱棣点了点头,附和道:

“陈兄弟,我仔细一琢磨,发现还真是这么回事。”

陈羽见老朱理解之后,微微颔首,继续往下说道:

“而这第三条则可以快速的笼络人心!”

朱棣听后一愣,明显有些不理解。

“快速笼络人心……这再快,能有摊丁入亩来的快?

陈羽白了朱棣一眼,淡淡的说道:

“老朱,这两者作用对象都不相同,如何能拿出来做比较?!”

“摊丁入亩笼络的是天下人心,而这恩科笼络的则是天下读书人的心!”

“老朱,你想啊,自古以来就有万般皆下品,惟有读书高的论调,读书是阶级跨越最快的通道,没有之一。”

“而那些有才之人,通过读书,完成了阶级跨越,又是新鲜血液,自然会有这一腔的热血与抱负。”

“恩科与普通的科技差别最大的一个字就在一个‘恩’字上,虽然提前开展恩科,可能会面临一些麻烦,毕竟之前没有这方面的消息,会导致一些人来不及准备怨声载道。”

“但真正有本领的人,哪个不是寒窗苦读十余载。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,那些落榜的家伙暂且不论,假设老朱你在此次恩科中高中,你是会怨恨皇帝,还是会更加的感激皇帝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