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8章 与鞑靼的大决战,陈羽的分析(第2页)
这才是他今日乔装打扮来此的主要目的,以探讨用兵之道,来试探陈羽的深浅。
毕竟若是一些治国的大道理,丘福也不懂对方说的对不对。
而朱高煦口中的陈羽,那可是神奇的很,无所不知无所不晓。
既然这样,
陈羽对于行军打仗之道,应该也是不在话下。
面对丘福有目的的引导话题,陈羽并没有觉察到不妥。
毕竟老朱那几个家伙动不动就与他聊一些国家大事,眼前这位镖兄,聊一些行军打仗方面的,会让陈羽感觉就应该如此的想法。
不仅如此,陈羽反倒觉得眼前的丘福,很具有担当。
面对漠北的蛮子不断侵袭大明边疆,身为这片土地上的人,不像后世那种只会口嗨的不同,他是真要参军,去战场拼杀。
单单这一点,陈羽就认为对方是一位爱国的实业派。
因此,
陈羽端起酒杯敬了对方一杯,这才开口说道:
“你想要参军为国效力的机会很快就来了,如今朝廷不是已经下达了来年开春对漠北鞑靼作战的消息。”
“虽然告示上张贴的信息有限,但我可以保证,这不是一场小打小闹,而是大明与鞑靼之间的一场决战!”
“这个时候你若参军,我估计按照你的能力,最起码也能混上一个炮……咳……先锋兵当当,所以你的心愿很快就能完成。”
丘福听后神色一顿,心中惊愕不已。
先不说陈羽对于兵道的见解,光是这一层战场局势的把控,就让他震惊不已。
毕竟这一次永乐帝确是下了大力气,来年足足预备打一场不下于五十万人的战役。
五十万!
哪怕是洪武时期这么大规模的对漠作战,也是屈指可数。
最关键的是,这一些消息只是在六部与一些重要将领之间流传,对外肯定是不能泄露。
可没想到,陈羽竟猜出来了。
丘福沉吟了片刻之后,疑惑的问道:
“陈兄弟,大决战我感觉不可能吧,毕竟不要说建文时期,哪怕自洪武后期之后,这样的大决战也没有几场。”
“虽然我走南闯北十几年,可在江湖上也多多少少知道些漠北的整体实力,肯定不如大明,但之所以大明一直灭不掉漠北,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漠北地形复杂,大明的大军一去,敌人就消散的无影无踪了,而大明军队一走,漠北的那帮蛮子又会继续作乱。”
“可是每一场战争,都会消耗无数的钱粮,所以若找不到对方的主力,大明根本不可能与他们决战!”
陈羽听后微微颔首,有些诧异的打量着眼前的这位壮汉,
“没想到镖兄对于大明与漠北的局势,了解的竟然如此通透。”
“但局势从来都是因人而异,如今的大明皇帝,既不是洪武帝也不是建文帝,而是永乐帝。”
“这位凭借靖难打入京师的皇帝,最需要的就是一场战争,不仅用来震慑边疆,也是为了坐稳自己的皇位。”
“毕竟,漠北的危害,洪武一朝没有彻底解决,建文一朝不仅没有解决,反而愈演愈烈,这个时候,若是永乐一朝解决了……那么他的威望在大明将会达到一个恐怖的程度。”
“可谓真正的民心所向,天命所归!”
朱棣虽然是打着奉天靖难的旗号进入南京,意在帮助建文帝清除朝中奸佞小人。
但只要不是傻子,都明白,这特么就是赤裸裸的谋反。
而自古以来,当一个皇帝想要坐稳屁股底下的皇位时,大多数都会选择对外作战,以此来获得功绩。
当然,
作战也是帝王最简单、最直接、最暴力获得功绩的手段,没有之一。
丘福听着陈羽的分析,心中很是认同。
他也算是永乐帝最为亲近的人之一,对于永乐帝的想法多少也知道一点。
永乐帝最在乎的,当属得位不正。
所以,迫切的想要做出一点功绩来证明自己。
可无论是编纂永乐大典、修建运河、迁都、下西洋等等,都是大工程,不是一年半载可以见到成效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