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82章 恩科最后一场:策略开!(第2页)
对此你怎么看?
单单这一道题,陈羽就已经感觉古代恩科的难度扑面而来,也明白了范进中举为何会疯癫!
简简单单的一道题目,意有所指,自带陷阱!
周文王是圣人,周武王是明君。而这个题目,仿佛说周武王一家四代人,前赴后继,就是为了“篡取天下”。
实际上这就是出题人的陷阱,故意断章取义。
若是理解偏差,将周文周武父子写成了司马懿父子者……
落榜!
所以不能光背,还要知晓其中的意思。
说白了,大明不需要只会死记硬背的官员!
但陈羽认为这还不够,除了知道题目本意外,你还要知道时政。
这道题出自于靖难之后的第一场恩科当中,这之前可是大明燕王朱棣造反,夺了侄子的皇位。
朱棣想要的是什么?
是坐皇位的合理性!
所以你要明着写文王武王,暗着却要映射朱棣。你要证明周武王取得天下的合法性,还要证明周武王继承周文王的正确性。
不知道时政,不能揣度统治者需求者……
落榜!
好了,
陈羽认为通过上面两层关卡的考生,应该都知道这道题应该如何作答了。
但知道该写什么,也不代表你能写好。
八股文是你绕不过的坎。而且你必须平常就多练,还要书写工整。八股文格式不规范,写作字体丑陋者……
落榜!
陈羽轻轻的叹息一声,果然啊!
还是后世的高考相对公平,也不想想,大明大部分学子,虽然家中能够读的起书,称得上寒门二字,可骨子里仍然是这个时代的小镇做题家。
一天天熬夜看书,天天之乎者也的小镇做题家,政治头脑能有多少?
除非文化水平与天赋远超其他人,否则很难高中!
总的来看,古代的恩科想要高中,努力是必要的,但努力与天赋必须同时具备,单拿出来其中一样,就避免不了落榜二字。
陈羽对此完全不担心,毕竟他脑子里可是有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政治见解。
他深吸一口气,拿起笔行动起来。
“看我如何将这位马上皇帝钓成翘嘴!”
(惟圣人能继先业以成武功,故能得声誉之盛,而备诸福之隆也。)
先定性,夸周武王是继承先人事业,也是论点,这是变相夸朱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