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85章 永乐帝复审,赞扬考生陈羽

朱棣笑着说道:

“能得到整体阅卷官的称赞倒是稀奇,快拿过来给朕看看,此次恩科是不是给大明带来了一个经天纬地的大才!”

李至刚见陛下要看,当即从一摞答卷的最顶部,将陈羽的答卷呈递了上去。

“陛下,该名考生的糊名已经去除,名为陈羽,这便是他的答卷了。”

朱棣刚接过陈羽的答卷,还没有开始看,一听陈羽的名字,当即猛的一拍桌子,朗声道:

“好!好名字啊!”

“陈羽,光听名字,朕就知道此人定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当世大才!”

站在一旁的夏原吉听见朱棣的这番言论,认同的点了点头。

李至刚:“???”

好文章,好书法,好思想……只要是关于答卷上的,李至刚都认。

但是这个好名字,从何说起?

李至刚自认在文学上有那么一些造诣,而像是那种读书人,一般对于取名字都喜欢借用典故。

但他绞尽脑汁的想陈羽二字,有何好处,好在哪里……

一番沉思之后,他选择了放弃。

主要是这个名字,实在太普通了。

不仅普通,哪怕寓意,他都联想不到什么。

可是李至刚看着皇帝高兴的样子,心中顿时悟了!

这就是永乐帝与建文不一样的地方,只要你有才,那么你在这位陛下眼中,哪里都是好的。说白了,这位陛下重人才;可若是在建文手中,你有才还不行,还要看你顺眼!

没错,李至刚也是在建文一朝不受重用,而在永乐一朝被重用的一份子。

而历史也能证明,建文真是眼光差的离谱,将一手好牌打的稀烂。

永乐一朝有能力、可以独当一面的臣子,大多都是建文一朝默默无闻之辈!

所以,李志刚认为永乐帝这位陛下,是得知了该名学子的能力之后,惜才,爱屋及乌,理所当然的认为陈羽二字好。

对,一定是这样!

……

恩科的所有科目试卷出题的时候,朱棣就已经过目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