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41章 师生定约,皇孙心向(第2页)

朱瞻壑精于数学,思维更偏向理论探究,在陈羽看来,由他来牵头大明的科技创新工作再合适不过;朱瞻塙则长于文学,更擅长在思想层面实现突破,让他引领大明的文艺复兴事业,无疑能发挥最大效用。

毕竟,

工业革命的完成是一项庞大的工程,若只寄望于皇权,也就是未来朱瞻基一人的力量,显然远远不够。

……

陈羽在脑海中斟酌半晌,无论从个人情感的亲疏远近,还是从现实层面的利弊权衡,在朱棣的一众后人里,他内心最期盼的,当属朱瞻基能最终坐上那个九五至尊的位置。

不仅如此,陈羽还打算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。

为了给未来大明的工业革命筑牢根基,他决定在原本那些为朱瞻基剖析人生哲理、传授处世经验的课程之外,再添上至关重要的一笔,专门讲授那些关乎国家治理、能定国安邦的 ——屠龙术!

……

陈羽将朱瞻基扶起,拍了拍他的肩膀,正色道:

“小朱,你能有如此想法,为师甚慰!也算不枉你我师徒二人,这段时间以来的师徒情分。”

“既然你将话都说到这种程度,那为师也不在矫情了,往后就按照你的意思来,你我还是以师徒相称。”

“只不过我眼前确确实实顶着八品官阶,跟朝中那帮太孙太傅相差很远,这一点短期内无法改变。”

“因此,就跟我与老朱之间的相处模式一样。在私下里,你我依旧以师徒相称,只不过在外人面前,我还是称呼你为太孙殿下,你称呼我的官阶即可。”

朱瞻基见老师终于答应,在余生还会继续担任自己的老师,他悬着的心终于放在了肚子里,长长的松了一口气。

其实对于朱瞻基来说,他今日算是超常发挥了。

要知道,他素来性子沉稳,如今也不过十岁年纪,方才却能言辞锋锐地侃侃而谈,甚至触及了古代最讳莫如深的话题 —— 皇位继承人!

他这般破釜沉舟,无非是想让老师看清自己的赤诚心意。

他太渴望这份师生情谊,能挣脱身份的桎梏,不因他皇长孙的身份而画上句点。

于这位大明皇长孙而言,陈羽这位老师如迷雾中的一盏明灯,引着他在混沌中辨明方向,踏上正确的道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