奉天靖难后,我在大明开酒馆蓝天冰牛奶
第453章 午饭时间到,再遇礼部尚书
陈羽在后世就是一个喜欢卡点的家伙,无论上课还是上班,因此对手底下办事打卡时间,要求不是那么严格。
卯时,也就是早晨七点。
在陈羽来的时候,能在内阁见到他们人就行。
面对陈羽不提前一两个时辰的打卡时间,那五名刀笔吏经过短暂的诧异之后,连连点头。
表示以后一定认真工作。
赴汤蹈火、在所不惜!
就这样,
陈羽又与他们五人简单的交谈一番,了解了一下他们每个人的大致信息,随后就让他们不用顾及自己,该干嘛干嘛去。
……
如此,时间很快来到了午饭时间。
陈羽伸了一个懒腰。
第一天上班,什么事务都没有,这使得他一点也没有觉到累。
他站起身来,打算乘坐马车,回到府邸吃午饭。
为什么回家吃午饭?
原因很直白,朝廷不管饭!
机关食堂的工作餐,是后世才出现的制度。
汉朝作为继承了秦的统一,完善了“太官供膳”制度,太官负责皇帝的饮食以及朝会、祭祀等活动的膳食供应。
三公九卿级别的官员可以享受每天两餐的膳食。
不过,
中下级官员就没这待遇了,他们只能自备干粮,可能就是一些馒头、饼或者糕点之类的东西。
到了唐朝,
唐太宗李世民为了避免官员饿着肚子上朝,开始在朝会前提供早餐,称为“朝食”。
这一制度后来推广到各级官署,形成了天厨、堂厨、百司官厨等不同级别的食堂。
到了明朝初期,
明太祖朱元璋也曾经为上朝的官员提供工作餐。
却因礼节过于繁琐,后来改成了每月初一和十五提供。
但出现这样的场景,陈羽认为大概率是老朱抱着能省就省的态度,说白了就是抠!
一直到了明成祖朱棣上台的永乐中期,唐朝的工作餐制度才得以恢复。
哪怕恢复了,也仅仅提供早饭。
午饭与晚饭想都不要想。
其实陈羽认为跑到皇宫御膳房去蹭老朱的午饭,也不是不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