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54章 礼部尚书的热情相邀,黄淮傻眼(第2页)

让人一眼望去,便仿佛能透过笔墨,窥见书写者的性情与气度。

有一句话说得好,见字如面!

字写的这样好,人也差不到哪去。

对于喜好练字的李至刚来说,陈羽这个人,成功在他心中留下了一个非常好的印象。

本来李至刚以为能写出这样一手好字的人,年龄不说四十,最起码也要到三十多。

结果呢?

李至刚得知陈羽只有二十出头时,经过短暂的惊诧,再加上第一印象的加持,对陈羽更加欣赏了。

慢慢的,

后面李至刚又发现了陈羽的文章策论,那看起来简直如同品味香醇的美酒,太妙了~~~

因此李至刚在还没有见到陈羽本尊面的时候,就已在重重bug的加持下,有了一个极为良好的印象。

最终才使得李至刚在与陈羽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见面时,出现了李至刚非常话痨的一面。

在人际交往里,初次留下的印象往往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。

要是一开始就对某人抱有好感,即便后来看到他抽烟,也可能会从他夹烟的姿态、吞云吐雾的神情里,读出几分潇洒帅气;

可倘若初次见面便心生不悦,那么当日后撞见他抽烟时,多半会立刻泛起反感,觉得这人毫无修养可言。

同样是一个人抽烟的场景,仅仅因为最初留下的印象不同,便在观者心中催生出了截然不同的感受。

由于陈羽在李至刚心中的第一印象直接好到爆表,接下来陈羽只要表现的像是一个正常人,就不会在李至刚心中减分,反而会不断加分。

虽然李至刚的性格豪爽,在早宴的时候对待其他贡士也没有端着架子,但若你跑过来跟这位大明的礼部尚书称兄道弟。

估计李至刚会认为你是在挑衅他,事后定会上奏疏参你:不顾朝廷礼仪!

……

二人寒暄了好一阵子,直到李至刚见陆陆续续的官员外出吃午饭,他这才后知后觉笑道:

“陈兄弟,看你的样子,是打算回家吃午饭?”

陈羽点了点头,似乎表示自己第一天上班,就表演了一波到点吃饭,有那么一丝丝的不好意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