奉天靖难后,我在大明开酒馆蓝天冰牛奶
第459章 大学招生,户籍不限
李至刚虽是礼部尚书,可对于建设学府要花费多少银两,心中还是有数。
国家想要供养一座学府,那都头疼的不行。
谁会来承接这个钱?
他实在想不到。
陈羽笑了笑,开口道:
“之前说过了,现在的国子监由最开始为朝廷培育人才,发展成了现在的特权阶层镀金工具;”
“那么能不能让大学里面,也产生一批特权阶级,来填补建设学府的钱财?”
李至刚听后疑惑的挠了挠头,国子监现在可以说是地方权贵、与京师权贵的晋升通道。
这个问题早已不是什么秘密。
哪怕是永乐帝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
毕竟,
那些勋贵子弟,家中大部分都为朝廷立过功、再者这些权贵子弟不走国子监晋升,难不成走科举?
定然不可能!
让那帮权贵子弟科举金榜题名,那就不叫权贵子弟了。
而且科举也会被这些权贵搞的乌烟瘴气。
因此,
只要权贵的手不伸向为朝廷选拔人才的科举当中,那么皇权对于国子监的行为,选择了默不作声。
皇权与权贵的晋升通道上,达成了一种看破不说破的默契。
当然国子监里面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,那就是权贵结交的地方。
毕竟自洪武后期开始,能够进入国子监的,哪个不是非富即贵?
随便结交一下,今后出了国子监,步入朝廷做事的时候,那都是实打实的人脉。
所以李至刚不认为那些权贵会吃饱了撑的,放着国子监不要,跑去建设大学,并在里面上课。
陈羽仿佛是看出来李至刚心中所想。
他抿了一口茶,缓缓开口说道:
“我的建议是,大学依旧招办国子监的那一套,分别招收两类学生。”
“第一类自然是没有通过科举,但在某一门上,有着一技之长,同时也愿意在特长之上,继续钻研、深造的落榜生。”
“第二类,则是面向整个大明,招收愿意在大学读书的人,户籍不限!”
李至刚听后一愣,脑海中琢磨着陈羽的这两类人,有些没有反应过来。
第一类自然不必多说。
可第二类,按照陈羽之前的意思,那就是承接大学费用的学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