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59章 大学招生,户籍不限(第3页)

若是不将他们留住,无论是对朝廷还是对于那些人才来说,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失。

但结果后面的思想,歪成了怎么样扶持寒门学子身上去了。

要知道,天下的读书人分布在各个阶层,寒门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。

若国子监只扶持权贵,而大学只扶持寒门,那么大学存在的意义,初衷可谓是差了十万八千里。

兜兜转转一圈下来,大学很有可能还会发展成国子监那种程度。

国子监招生潜规则:家中无权无势不要;

大学招生潜规则:只要家中没钱没势?

大学创办的目的,是想要再次树立起天下读书人、有才人士,人人所向往的学堂。

在这里锻炼一段时间后,再谋求入仕。

那么逼格与分流上一定要做好区分。

但李至刚思索再三之后,还是忍不住问道:

“陈老弟,其实我认为你提出的解决办法不错,毕竟我是一个以解决问题为实际准则的实干派!”

“但自洪武一朝以来,在洪武帝的影响下,朝中官员对于商贾之徒有很大的意见。哪怕到了永乐时期这个意见减弱,但还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存在。”

“若大学这个招生政策一出,朝中官员定然会抨击那些不事生产、只想逐利的商贾之徒,加入国家学府,会影响声誉、学风等等理由,拒绝招生。”

“甚至,我若是提出这个政策与商贾牵扯上,说不定还会被抨击中饱私囊、居心叵测。”

“难啊!”

陈羽听着李至刚口中说出的一连串危害,不由一怔。

尼玛!

怪不得华夏明明是全球资本主义萌芽最开始兴起的地域之一,结果却落后那么多。

搞了半天,在没有进行思想启蒙的前提下,那腐朽的观念,真会阻碍一个国家前进的脚步。

从各种方面来看,这件事情都利国利民。

钱不用国家出,出名额就行。

哪怕是后世老美全球排名前三的大学,都是依靠着这种方式,收割着世界富豪的财富。

结果到了这个时期若是提出来,反而要被扣上这么多帽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