奉天靖难后,我在大明开酒馆蓝天冰牛奶
第464章 奏疏完成,下午点卯(第2页)
这就是陈羽入仕以来,对永乐帝的第一印象。
他当然懂得其中的重要性。
但有一点李至刚不知道的是,陈羽的形象在朱棣脑海当中,早就根深蒂固了。
所以,
看着奏疏上面,将自己跟李至刚美好的就像是说谎一样,陈羽才哭笑不得的看了李至刚几眼。
好家伙,
陈羽也混过职场,但时间不长。
可像李至刚这手能在影响不大的情况下,为自己将好处最大化的做法,陈羽自认若是自己书写,写不到这种程度。
陈羽相信,李至刚这种事情绝对没少干。
正所谓熟能生巧。
像李至刚这种能够坐上礼部尚书位置的老油条,自然感悟出了一套,独属于在朝文官写奏疏的心得。
就像是在职场中拍马屁一样。
这种回报工作的美化能力,也是一个不起眼,但却很重要的必备要素。
看来李至刚这位李老哥,身上确实有着自己这位后辈学习的许多地方。
陈羽在心中感慨了一阵子之后,继续看起来后面的内容。
李至刚在书房当中,奋笔疾书了半个小时左右。
在这期间,写下来不少的东西。
奏疏上面,几乎将陈羽口中说出来的关于大学建设的好处、可行性、重要性、乃至对于天下间各个阶级的影响,全部写在了上面。
不仅如此,
在此基础上,这位礼部尚书还将陈羽说出来的内容,发挥了自身的文化功底,再次加工、润色。
因此,整篇奏疏看起来显得非常郑重,不那么的口语化。
在奏疏内容上突出陈羽的同时,也不忘吹捧永乐帝、吹捧大明永乐一朝。
……
陈羽看完之后,并没有发现什么问题,将奏疏换给李至刚后,笑道:
“李老哥,老弟看了你的奏疏之后,有一种不明觉厉的感觉。”
“没有任何问题,写的太好了,通篇下来,文字、书法功底很深厚!”
之前都是李至刚在夸赞陈羽,如今听见陈羽没有任何征兆的夸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