奉天靖难后,我在大明开酒馆蓝天冰牛奶
第469章 朕非常看重这位新科状元郎(第2页)
关于兴建大学的重难点,陈羽在奏疏中已经说的很明了。
一个字:钱!
至于解决办法,其实也已经提了出来。
在招生上下文章。
让那些富有的商贾,通过钱财来为家中弟子,购买入学资格。
总的来说,朝会需要商议的问题,大概率会集中在招生上:商议是否招生商贾弟子。
根据朝廷目前对商贾的态度来看,多半很难。
但再难,大学也能够兴建下去。
毕竟陈羽预判了那些文官反对的言论。
拒收商贾?
那商贾承接的钱财,谁提出拒接,谁出。
如此一来,不管接下来的朝会当中,文官反对与否,钱都可以到位。
钱到位了,大学的兴建自然势在必行。
而朱棣最后让李志刚将自己的对兴建大学的态度传播出去。说白了就是提前给朝中的各方势力打一个招呼。
要么拿钱,开始商讨兴建大学为朝廷培养人才储备;
要么让商贾拿钱办事。
在恩科成绩已经彻底告一段落的情况下,效率方面上不去,对这个计策的影响将非常巨大。
这种事情朱棣不希望发生。
若有人不知好歹,看不清局势,到时导致小朝会争论问题偏移,影响效率……
呵呵……
李志刚全程不着痕迹的观察着朱棣的表情变化,作为在朝中一步步坐上礼部尚书位置的老江湖,他当然能够从朱棣的生态反应当中,知晓皇帝对这个奏疏的满意程度。
大学的兴建,将会无人可挡。
李志刚揣摩到了陛下的心思之后,躬身道:
“遵旨!臣离开御书房之后,便通知礼部官员,将这件事情挨个通知明日小朝会上,将要出席的各个四品以上官员。”
朱棣点了点头,强调道:
“大学对大明很重要,若是有哪位官员不理解,或者持反对意见,让他们直接来御书房面圣,朕亲自跟他们交流一下这份奏疏的可行性。”
“若是没人反对,那么大学朕建定了!”
“相应的,小朝会上,商讨的内容应当是大学落实下去后的细节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