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81章 常会开始(第2页)

按照正常流程,此时永乐帝在文华殿休息,准备着今日常会的相关议题。

因这次常会议题清晰明了,因此并不是所有的四品以上官员都会来参加。而是四品以上,工作部门会涉及到此次议题的官员、勋贵才会来参加。

人数看起来,依旧还是不少。

这些官员进来后,该站什么位置,常会的进程怎么样,心中都清楚的很。

至于陈羽,老老实实站在了那些官员的最后一个。

毕竟,无论官阶还是资历,他都排在末尾。

哪怕这样,陈羽从出现在午门的那一刻开始,到了奉天殿内,一直都吸引着那些四品大员的目光。

除了极少数知晓陈羽到底是何方神圣之外,其他人心中,看着这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,哪怕想破脑袋,也想不出对方是谁。

大明永乐一朝,除了几位皇子之外,竟还能有如此嚣张的年轻人?

看着陌生,官阶绝对不过四品。

但能出现在场会,恐怕也是陛下暗中授意,否则这种大逆不道的事,跟挑衅皇权无疑!

面对挑衅皇权的主,永乐帝可不是一个善茬!

在朱棣还没有出现将陈羽的身份揭开之前,那些官员对于陈羽的猜测便会多一种可能。

站在队伍最前方的,则是永乐帝的大皇子、大明的太子储君,朱高炽。

后面紧跟着的就是夏原吉跟朝中的六部尚书。

……

等了一小会后,很快随着午门钟鼓敲响,常会开始了。

钟鼓传声,示意大殿内官员肃场。

钟敲 36声、鼓击 24声,对应三十六天罡、二十四地煞,象征皇权统摄天地,声音从午门传至奉天殿,提示官员皇帝将至,各整礼仪。

同时,奉天殿外的锦衣卫仪仗队,约 300人举金瓜、钺斧、朝天镫等仪仗,分列殿门两侧;殿内的内官监太监王忠,不参与朝会决策,仅掌礼仪服务,在御座旁摆放奏本匣,笔砚。

陈羽听着大殿外传进来的钟声,一股宏伟、肃穆感油然而生。

他就跟军训时候稍息一样,整理了下站姿,等待着老朱……永乐帝上班。

陈诚说过,常会开启主要分为四步,即官员等待——礼仪铺垫——皇帝入殿——朝会开启。

接下来,还有礼仪铺垫的最后一步。

只见正三品的鸿胪寺卿,朝会礼仪总指挥出列,站在奉天殿中央的丹陛下,高声传赞:

“百官肃立!”

一时间,陈羽学着大殿内官员的样子,目视前方。

此时万不可抬头看御座方向,违者为失仪,轻者罚俸禄,重者挨板子!

但陈羽认为按照大明朝如今的官员俸禄,怎么说都是罚俸禄更重。

毕竟大明朝官员的俸禄,自洪武年间定例后便以‘薄’闻名。

永乐朝虽略有调整,却始终未脱离‘低薪养官’的框架,官员们仅靠俸禄维持生计已属拮据。

若再遭罚俸,无异于断其生计;

反观挨板子,即遭受廷杖,虽皮肉受苦,却多为一次性惩戒。

熬过之后仍能凭俸禄养家。

两相对比,罚俸对官员的实际冲击远甚廷杖。

当然,对于陈羽来说,有钱能解决的事,那就不叫事。

只不过,这倒是给了陈羽接下来功绩提供了思路。

若是将后世的狼性文化带到永乐一朝的官场当中,能者多劳、多俸,不知道会不会一下子让朝中那些清官,对自己感激涕零、无以言表!

但这都是后话,眼前还是解决大明人才储备问题。

想到这,陈羽低头期间,就将昨日准备的草稿,打算在脑海中快速过了一遍。

随后,鸿胪寺卿再传赞:

“导引官就位——”

两名从四品鸿胪寺少卿出列,站在奉天殿正门,准备第三步,引导皇帝入殿。

下一刻,钟鼓停了。

正三品锦衣卫指挥使纪纲,率二十名锦衣卫精锐,身着红色锁子甲,手持长刀开路;随后是尚宝司掌皇帝印玺官员,捧宝玺,象征皇权合法性;再后是皇帝乘坐步辇,由八名内监抬的轿子,从文华殿经文华门、协和门,最终抵达奉天殿正门。

步辇停在奉天殿正门前,鸿胪寺卿再次传赞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