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87章 利益共同体,莫在背后使绊子(第2页)

将他的注意力,全部吸引了过去。

陈羽说了一个开端之后,后面的演说越来越投入,甚至开始一遍侃侃而谈,一遍手上挥舞着动作。

“纵观华夏千年历史,历朝历代凡属功在当代、利在千秋的举措,从来不在少数。而在我看来,发展教育,正是这样一件值得深耕的大事。”

“诚然,以眼下之势推动教育发展,未来究竟能抵达怎样的高度、绽放怎样的成效,我无法给出确切的答案。”

“可是我清楚一件事:今日我们着力培育的教育火种,燃烧百年之后,定然无法惠及我陈羽,就像奉天殿内各位上官您等,同样无法亲身体验这份百年之后的益处。”

“但有一点,我无比笃定,我们倾注心力发展的教育,终将成为荫蔽后世的浓荫:它会护佑你们的子孙后代成长成才,会滋养天下万民的心智、改善黎民的生活,更会为后世的君主筑牢治国兴邦的根基,让这份福祉在历史长河中代代相传。”

陈羽的这番话掷地有声,在场官员听后无一不是浑身一震。

所有人听的若有所思,不知不觉就跟着陈羽的节奏,思考起话中的意思。

众人贴合实际的设想,在场平均年龄奔着四十去,古今帝王都不敢说自己能活一百多岁,他们更加不会厚着脸皮说在活他个一百年。

所以面对这种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教育大业,不要说百年了,说不定二三十年之后,自己就不在人世了。

可自己不在了,还有子孙尚在。

虽然看起来陈羽提出的教育是开办大学,而他们这些权贵有着国子监镀金。

但话又说回来,大明就像是一个上市公司,公司大了,里面什么样的人都有。

有真才实学的,自然也有走后门的。

不管怎么说,这两种人都希望上市公司能够拥有更高的业绩,与更好的盈利。

因此看似大学获利的是商贾、寒门学子、朝廷。

但他们这些权贵也同样获利。

毕竟对于上市公司而言,任何一项政策的出台,其背后牵扯的利益网络绝非简单的一两条脉络,反而常常呈现出纵横交织、盘根错节的复杂态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