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95章 散朝

李志刚听着陛下对他的赏赐,脸上经过短暂的错愕,随后便是欣喜。

他身为朝中正二品大员,对于赏赐这种赏赐已经没有太大的期望,可今日陛下还是给了他一种意外之喜的感觉。

毕竟以他的政治素养,当然能够看得出来,今后大学随着时间的发展,定然会成为天下读书人向往的学府。

这种读书人可不是权贵,而是寒门阶级。

而自己去担任祭酒一职,可以说从大学里面走出来的官员,都是自己的学生。

这相当于挂一个职位,就可以白捡许多人脉。

虽然以他目前的职位,对于从大学当中走出来的人脉,用不上。

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万一其中有那么一两个潜力种子,在仕途上走的很远。

官场一道,谁都说不准。

就像陈羽突然就被朱棣看重一样。

再者,他用不上,他的后辈未必用不上了。

李志刚一想到今后自己将要成为天下寒门读书人的老师,很长时间,心中都没有这样兴奋了。

他掷地有声的应道:

“臣遵旨!”

朱棣点了点头,将大学祭酒的位置安排下去之后,淡淡的说道:

“今日常会姑且先到这,至于大学当中其余空缺的职位人选,等待常会结束之后,朕会再筛选一番。”

大殿内的文武百官听见陛下这样说,知道常会结束了。

毕竟常会说到底就是将不好决断的政务,拿出来商议。今日常会的议题就是关于大明的人才储备,也就说兴建大学一事。

既然各个方面都已经敲定,对提出这个意见的两人,也都给予了赏赐。那么接下来要做的就不是口头上的商议了,而是行动中的落实到位。

接下来朱棣的话,也正如日常的常会流程一样。

王忠宣布退朝之后,所有四品乃至以上的文武百官,有序离场,纷纷从奉天殿退了出去。

陈羽也混在众人当中,不紧不慢的离开了大殿。

和今早来到午门时候的场景不同。

他在退出大殿的路上,周遭的官员对待陈羽明显热情了不少。从大殿到午门的这段距离,一路上陆陆续续的有不少官员过来找陈羽攀谈。

攀谈的内容自然不涉及政务,就是单纯的打个招呼,简单的聊上几句,互相点明一下彼此的姓名、官职,家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