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四章左手毛笔右手剑(二)(第2页)
可他不知道的是,考场内,一位穿着锦袍的官员正拿着他的试卷,眉头紧锁。“左手写字,还敢妄谈‘文武之道’,这小子,倒是狂妄得很。”官员将试卷扔在桌上,对身旁的侍从道,“去查查他的底细,若只是个普通的江南学子,便在放榜时压一压他的名次,免得他不知天高地厚。”
侍从领命而去,窗外的风卷起试卷的一角,“家国”二字的墨迹在灯光下泛着冷光,仿佛预示着一场即将到来的风波。
童子试放榜那日,国子监外的榜单前围得水泄不通。林夏挤在人群中,目光从榜单顶端往下扫,直到看到“林夏”二字排在第十三位时,才松了口气。柳如烟在一旁笑道:“我说你肯定能中,你还不信。接下来就是文武大赛了,你可得好好准备。”
文武大赛是京城每三年举办一次的盛会,不仅有文人墨客比拼才艺,还有武师豪杰较量武艺,最终胜出者可获得皇帝亲赐的“文武双绝”匾额,更能直接进入翰林院或禁军任职。林夏原本只想参加文人组的比试,可逍遥子却找到他,道:“你若只比文,便辜负了‘墨影’剑的心意。文武大赛,本就是为‘文武相济’者设的舞台,你左手笔右手剑,正好借此机会,让天下人看看什么是真正的文武之道。”
林夏听从了逍遥子的建议,同时报名了文人组与武士组的比试。消息传开,京城的学子与武师都议论纷纷——有人说他自不量力,想同时拿下两组比试,简直是天方夜谭;也有人说他或许真有本事,毕竟童子试时“笔剑相护”的传闻早已传遍京城。
文武大赛的第一日,先进行文人组的初赛,比试内容是“命题作画”,题目为“松鹤延年”。林夏坐在案前,左手握笔,右手却没有闲着——他将“墨影”剑放在桌案旁,剑身反射的阳光正好落在宣纸上,形成一道淡淡的光影。
其他学子都在专心作画,唯有林夏望着宣纸发呆。他想起凌啸风教他练剑时说的“剑招如自然,松之劲、鹤之灵,皆可入剑”,又想起苏文清教他画画时说的“画贵传神,要画出松的风骨、鹤的仙气”。忽然,他眼前一亮,左手蘸墨,先在宣纸左下角画了一棵松树,笔锋如剑劈,松针锐利如剑刃;接着,他右手握住“墨影”剑,剑尖蘸了一点淡墨,轻轻在宣纸右上角点出鹤的轮廓——剑尖的墨汁在宣纸上晕染开来,鹤的翅膀竟带着几分剑势的灵动,仿佛下一刻就要展翅高飞。
“用剑作画?这小子莫不是疯了?”
“你看那鹤的翅膀,墨色浓淡相宜,还有松针的力道,这哪里是疯了,这是真本事!”
议论声中,林夏已经完成了画作。他放下毛笔与剑,退后一步,望着宣纸上的“松鹤延年”——松树如剑直立,仙鹤似墨灵动,剑影与墨色交融,竟真有几分“延年益寿”的祥和之气。评委们走过来看了,都忍不住点头称赞,其中一位老画师更是抚掌道:“以剑为笔,以墨为锋,这画既有武学的刚劲,又有文人的雅致,当为第一!”
文人组初赛顺利过关,林夏紧接着就要参加武士组的初赛。武士组的初赛是“对战山贼傀儡”,傀儡手持刀棍,动作迅猛,不少武师都被傀儡打得节节败退。
轮到林夏上场时,台下一片哗然——众人见他穿着青布长衫,手里还提着一把看起来并不锋利的长剑,都觉得他肯定撑不过三招。可林夏却丝毫不慌,他左手虽然没握笔,却保持着握笔的姿势,右手握住“墨影”剑,摆出“墨点江山”的起手式。
傀儡挥舞着刀,向林夏劈来。林夏侧身避开,同时剑尖轻轻一点,如毛笔在宣纸上落下一个“点”,正好点在傀儡的关节处。傀儡动作一顿,林夏乘胜追击,左手在空中虚划,右手的剑随之舞动——他竟在对战中写起了“永”字,横如劈剑,竖似直刺,撇若撩剑,捺像斩击,每一招都与“永”字的笔画完美契合。
“这是什么剑法?怎么还带着写字的姿势?”
“你没看出来吗?他每一招都对应着‘永’字八法,这是把书法融入剑招了!”
台下的逍遥子见了,满意地点了点头。柳如烟更是激动地握紧了拳头,眼中满是骄傲。
不多时,林夏便用“永”字八法破解了傀儡的所有招式,最后一剑“竖剑穿石”,精准地刺中傀儡的核心,傀儡轰然倒地。台下掌声雷动,连之前质疑他的人,都忍不住为他喝彩。
可就在林夏准备走下赛场时,赛场的屋顶忽然传来一声巨响,几片瓦片坠落,直直砸向他的头顶。林夏反应迅速,右手挥剑劈开瓦片,左手却在此时摸到了怀中的砚台——他忽然想起,方才在文人组比试时,有个穿着锦袍的官员一直盯着他的砚台,眼神不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