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1章 某刃GAI设计(第2页)

 作为一个穿越者,他深知某刃gAi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性,但在这个时代,相关技术还处于萌芽状态。 

 他必须从最基础的空气动力学开始,设计一种既符合当前技术条件,又能发挥最大作用的某刃gAi。 

 首先是飞gAi的基本构型。 

 李明远选择了最简洁的设计——一种介于靶gAi和攻击gAi之间的中型某刃gAi。+d\u,a¢n`q.i-n-g\s·i_.~o?r!g· 

 它的翼展约6米,gAi身长5米,最大起飞重量500公斤,能携带100公斤的炸弹。 

 "关键是简化,"李明远自言自语,快速在图纸上绘制着,"能省则省,但动力绝不能省。" 

 由于不需要考虑驾驶员的生存空间和装置,整个gAi身设计可以极端简化。 

 没有座舱、没有生命维持系统、没有弹射装置,甚至连传统的起落架都可以简化为滑橇式的简易装置。 

 这些简化不仅降低了制造难度和成本,还大大减轻了gAi身重量,提高了速度和gAi动性。 

 动力系统是关键。 

 李明远为某刃gAi设计了一种简化版的喷气发动gAi,牺牲了一些燃油效率和使用寿命,但大大提高了推重比。 

 这种发动gAi适合短时高强度使用,虽然飞行时间有限,但足以完成一次作战任务。 

 "推重比达到5:1,"李明远在计算纸上写下这个令人瞠目的数字,"超过星条国任何现役战斗gAi。" 

 控制系统是最具挑战性的部分。 

 在这个电子技术还不发达的年代,要实现远程精确控制并不容易。 

 李明远设计了一套基于无线电的遥控系统,配合陀螺仪和简易的自动稳定装置,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实现基本的自主飞行。 

 "最大控制距离100公里,"李明远写下这个相对保守的数字,"足够执行前线打击任务。" 

 当然,这也只能设计简单的路线,也就是发射完投完弹就立即返回,基本只能定点投射。 

 接下来是气动设计。 

 李明远选择了一种前掠翼的设计,这种构型在高速下有很好的稳定性,同时也简化了gAi身制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