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3章 复合国防工业体系(第2页)

 "这就是我们当前的计算能力极限。体积大、速度慢、可靠性差、耗电惊人。这样的计算机,根本无法安装在坦克里控制火炮,无法指导工厂进行精密加工,更无法支持复杂武器系统的开发。" 

 电子专家王教授点点头,"确实如此。关键问题是电子管太不可靠了,一台计算机几千个电子管,平均每天都要更换几十个烧坏的。*如.闻_枉_ ^冕¢废.越^读+" 

 "我提议,"李明远环视众人,声音坚定,"利用这次停战窗口,全面冲刺小型计算机研发。没有这个基础,我们在武器领域的任何突破都将是短暂的。" 

 当天晚上,一份名为《计算机革命与国防现代化》的报告被紧急送往军部。 

 第二天,李明远接到通知,他的建议获得了批准,一个代号"星火"的计划正式启动。 

 …… 

 停战第五天,某机密会议室。 

 "这不可能完成。"计划委员会的老主任摘下眼镜,揉了揉疲惫的双眼, 

 "李同志,你提出的《复合型国防工业体系建设计划》太宏大了,需要的资源是现有军工体系的三倍多!" 

 李明远面不改色, 

 "主任,请允许我解释。传统思路是:要造坦克,就建坦克厂;要造炮,就建炮厂。但现代武器系统不是这样的。" 

 他走到墙上挂着的大图表前, 

 "现代武器是一个复合体系。要造好猛龙坦克,不仅需要坦克厂,还需要精密仪器厂提供火控系统,电子厂提供雷达组件,特种材料厂提供复合装甲材料,精密机械厂提供液压系统..." 

 "这些我们都有厂子啊。"一位老干部插嘴。 

 "但分散各地,标准不统一,效率低下。"李明远指出, 

 "而且最关键的是,这些厂子都缺乏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的能力。" 

 他拿出一张照片,是敌国某军工厂的内部景象,工人们操作着各种自动化设备, 

 "看看敌人的工厂,己经实现了半自动化生产,精度和效率是我们的五倍以上。" 

 "那你的方案是?"主任问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