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36章 300公里?这不可能!(第2页)

 他拿出一叠技术草图,铺在桌上: 

 "这是我初步设计的'雷击-1'导弹系统方案。 

 它将采用主动雷达制导,集成电路让导弹的'大脑'足够小,可以装入弹体; 

 计算速度的提升,使导弹能实时处理复杂的导航和目标信息,自主锁定高速移动的舰艇。+零?点~看′书? ,哽*歆_蕞¨筷+" 

 将领们凑上前,震惊地看着这些超前的设计图。 

 "更重要的是,"李明远继续解释, 

 "'雷击-1'将具备低空掠海和变轨突防能力。 

 导弹会在接近目标前,降低飞行高度,贴着海面飞行,利用海浪的掩护躲避敌舰雷达。 

 当接近目标时,还能智能变轨,突破敌舰的防空火力圈。" 

 一位将领疑惑地问:"这么复杂的飞行路径,怎么控制?" 

 "集成陀螺仪和惯性导航系统,"李明远解释道, 

 "这些都是得益于微型化的集成电路技术。曙光一号计算机己经完成了上万次飞行路径模拟,最优参数我们都己经掌握。" 

 随着李明远详细解释,会议室内的气氛逐渐从忧虑转为震惊,再到兴奋。 

 "这还不是全部,"李明远补充道, 

 "'雷击-1'还有两个关键特性:一是多弹齐射、蜂群协同。 

 通过计算机实时模拟作战环境,我们设计了蜂群协同逻辑,多枚导弹同时从不同角度攻击目标,敌舰防不胜防。" 

 "二是模块化弹头设计,可根据不同任务装配高爆弹头、穿甲弹头或石墨弹头,兼具杀伤与电子战能力。 

 特别是石墨弹头,能让敌舰的电子设备瞬间瘫痪,就像我们之前对付他们的坦克和飞机一样。" 

 会议室里鸦雀无声,所有人都被李明远描绘的这种超前武器震撼了。 

 军工委主任张部长最先回过神来: 

 "李总工,这个计划听起来很有前景,但时间呢?需要多久才能研制出来?" 

 李明远坚定地回答:"三周,最多不超过一个月。" 

 "一个月?"众人再次惊呼,"这么复杂的系统,一个月怎么可能完成?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