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1章 马上改造(第2页)

 老刘惊喜地接过电路板,小心翼翼地检查着:"这么小的计算机,真能工作?" 

 "当然能,"李明远笑道,"而且耐高温,抗冲击,己经过了初步测试。现在你们的任务是把它集成到导弹的控制系统中,让它能接收和处理三点定位的信号数据。′微?趣-暁-税?王¢ *耕¨新*蕞·全\" 

 老刘激动地拍了拍李明远的肩膀:"李总工,你总是能创造奇迹!我们立刻开始改装。" 

 三组人马分头行动,整个军工厂顿时忙碌起来,灯火通明,人来人往。 

 李明远几乎不眠不休,在各个小组之间来回奔波,解决各种技术问题。 

 白天在实验室推导算法,调试设备;晚上在车间指导安装,测试系统。 

 "李总工,您得休息啊,"老刘看着李明远通红的眼睛,担忧地说,"这样下去身体吃不消。" 

 李明远摇摇头,灌下一大杯浓茶:"休息什么?敌国的生化武器随时可能来,每拖延一小时,风险就多一分。再说,穿越到这个时代,不就是要改变历史吗?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!" 

 第二天深夜,李明远终于完成了核心算法的编写和测试。 

 这套算法能够在接收到三架飞机的信号后,快速计算出导弹的实时位置,然后根据预设的目标坐标,自动调整飞行路径。 

 "太不可思议了,"测试组的工程师看着计算机屏幕上的模拟结果, 

 "理论精度达到了7.5米!这己经比敌国最先进的制导系统还要准确!" 

 李明远疲惫地笑了笑:"等实际飞行测试才知道效果如何。理论和实践之间,还有很多未知因素。" 

 第三天凌晨,三组人马几乎同时完成了各自的任务。 

 王工的团队成功改装了三架高空飞机,每架都安装了特制的无线电发射设备和可调天线。 

 "测试完美,"王工向李明远汇报,"三架飞机的信号覆盖范围超过800公里,足以覆盖整个目标区域。而且信号稳定性极高,即使在高空湍流中也能保持稳定传输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