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58章 长风计划开始(第2页)

 "让子弹飞一会儿,"他轻声自语道,嘴角微微上扬,"好戏才刚刚开始。" 

 …… 

 "东方一号"卫星的成功发射在国际上掀起惊涛骇浪的同时,龙国内部却悄然加速了另一个更具战略意义的秘密计划——"长风计划"。 

 深夜,龙国西部某军事基地地下五层,一个被称为"404号实验室"的绝密设施内灯火通明。这里是"长风计划"的核心研发中心,只有极少数拥有安全许可的人员才能进入。_第*一·墈¨书-蛧? !更^辛¨嶵*哙_ 

 李明远站在巨大的设计图前,仔细检查着每一个细节。墙上的挂钟显示己是凌晨三点,但实验室内依然有二十多名科学家在各自岗位上忙碌着,没人流露出丝毫疲态。 

 "李总工,第一阶段的推进系统测试报告出来了。"郑教授拿着一叠厚厚的文件走过来,声音中难掩兴奋,"结果比我们预期的还要好!小型涡轮风扇发动机的推重比达到了8.5:1,比最初设计的7:1还高出了20%!" 

 李明远接过报告,快速浏览着数据和图表,嘴角微微上扬:"材料改进起了关键作用。新

型合金在高温下的稳定性比我预计的更好。" 

 "简首是奇迹,"郑教授感叹道,"我在航空发动机领域工作了二十年,从未见过如此高效的设计。如果这种发动机技术成熟,不仅可以用于'长风'导弹,还能彻底改变我们的战斗机性能!" 

 "那只是开始,"李明远放下报告,转向另一组图纸,"制导系统才是真正的挑战。" 

 实验室另一侧,王博士和他的团队正在一个巨大的模拟舱前调试设备。这个设备外形酷似导弹的前端部分,内部塞满了当时最先进的电子设备。 

 "李总工,"王博士看到李明远走过来,立刻迎上前,"我们在制导系统上遇到了些麻烦。地形匹配算法在复杂地形上的精度还不够理想。" 

 李明远点点头:"这在预料之中。现阶段的计算机处理能力确实是个瓶颈。" 

 他看着眼前这个原型机,心中暗想:这玩意儿的计算能力还不如后世的一个普通手机。但他没有表现出任何沮丧,反而陷入了思考。 

 "我们需要换个思路,"李明远突然说道,"与其追求高精度的实时计算,不如增加预设参数和模式识别。" 

 他拿起粉笔,在黑板上快速画出一个全新的算法流程图:"预先将关键地形特征数据存入导航计算机,飞行过程中只需要进行简单的模式匹配,而不是复杂的实时计算。这样即使计算能力有限,也能保证基本精度。" 

 王博士盯着黑板,眼睛越睁越大:"这...这太巧妙了!用有限的计算资源实现近似最优的导航效果。李总工,您真是天才!" 

 李明远笑笑没说话。这不过是后世无人机导航的基本原理,在计算资源有限的时代,这种算法无疑是最有效的选择。 

 "把所有技术组的负责人召集过来,"李明远环顾实验室,"是时候统一协调一下进度了。" 

 半小时后,实验室的会议室内,二十多位顶尖科学家围坐在一起,每个人面前都摆着一份"长风计划"的最新进度报告。 

 "同志们,"李明远站在投影屏幕前,声音坚定有力,"'长风计划'自启动以来己经三个月了。首先,我要感谢大家的辛勤工作和突出贡献。在如此短的时间内,我们己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