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86 章 天网防御系统(第3页)

 "天哪..."陈工倒吸一口冷气,"这...这简首是...革命性的思维!" 

 老专家激动地走到李明远面前,紧紧握住他的手:"李总工,我必须承认,我错了。您的这个构想,不仅可行,而且...而且是战略防御领域的一次伟大突破!以我在弹道学领域西十年的经验,我认为这套系统确实有可能成功拦截洲际导弹!" 

 这番话如同一枚重磅炸弹,在会议室内引爆。如果连最保守、最严谨的陈工都认可了这个方案,那它的可行性就不容置疑了。 

 "李总工,"军方的一位将军兴奋地问道,"这套系统的研发周期要多久?我们能在多短时间内建成初步防御能力?" 

 李明远思考片刻:"完整的'天网'系统需要五到七年才能全面建成。但我们可以采取分步实施的策略,先建立局部防御能力,然后逐步扩展。如果一切顺利,两年内我们就能实现对北部重点区域的初步防护。" 

 "两年!"刘副司令惊喜地一拍桌子,"太好了!即使星条国的'猎鹰'计划全速推进,他们也至少需要五年才能研制出类似'长风'的导弹。我们完全有时间建立防御系统!" 

 会议室内的气氛从最初的沉重和怀疑,转变为高涨的兴奋和希望。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激动的神色,纷纷围在图纸前,讨论着系统的各个细节和可能的改进方向。 

 "雷达阵列可以考虑采用交错布置,增加覆盖范围..." 

 "计算单元需要提高容错能力,避免单点故障..." 

 "拦截弹的引信设计是个技术难点,需要特别关注..." 

 技术人员们己经开始热火朝天地讨论细节,军方代表则在另一边计算可能的资源需求和部署方案。整个会议室俨然变成了一个创意风暴中心。 

 而在这片热闹中,李明远静静地站在一旁,脸上带着那个若有若无的神秘微笑。作为一个来自未来的穿越者,他当然知道导弹防御系统在未来的发展方向。"天网"系统虽然采用了五十年代的技术条件,但其核心理念——早期预警、轨迹预测和饱和拦截,却是未来几十年导弹防御发展的基本

路线。 

 会议室内的讨论仍在继续,技术专家们围在"天网"蓝图前,争相献策,提出各种改进意见;军方代表们则热烈讨论着系统部署和资源配置问题;即使是最初持怀疑态度的陈工,现在也激动地指着计算中枢的设计,向周围人讲解其潜在的革命性意义。 

 这份蓝图,不仅仅是一个防御系统的设计,更是龙国迈向真正大国地位的关键一步。如果说"长风"导弹让龙国拥有了威慑敌人的能力,那么"天网"系统则将给予龙国抵御威胁的保障。 

 所有人都沉浸在这个震撼人心的构想中,无法自拔。没有人注意到,会议室角落里,钱处长——那位沉默寡言的情报专家,正用一种复杂的眼神注视着李明远的背影,若有所思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