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94章 长风乙做标靶?!(第2页)
他指向一个被各种管线和电缆环绕的庞大设备:"——这个由数百个机械计算单元和电子电路组成的系统,能够基于初期数据预测导弹的可能飞行路径,确定最佳拦截点。"
世界各地的专家纷纷发出不屑的笑声:
亨德森教授对周围的记者说:"看那堆笨重的机械和真空管!这就是他们所谓的'计算中枢'?说实话,我的手表可能比那玩意儿计算得还快!"
佩特罗夫院士嗤之以鼻:"预测导弹的'可能'飞行路径?这不是科学,这是占卜!现代导弹可以在飞行中多次改变轨迹,任何基于初期数据的预测都将完全失效。?咸-鱼?看?书~网¢ .已?发?布?嶵!欣?漳·结~"
李明远仿佛能听到这些嘲讽,嘴角微微上扬:"今天的测试,我们将使用改装后的'长风-乙'型导弹作为靶标。"
大屏幕上显示出靶弹的基本参数:最大飞行速度每小时约20000公里,可在飞行中进行多次轨道调整,具备反侦测能力...
这些参数一经公布,立刻在国际上引发新一轮震动:
"这...这比'猎鹰'和'暴风雪'的性能还要强!"
"他们打算拦截这样一个怪物?"
"完全是自取灭亡!"
星条国国防部紧急会议室内,军方专家们面面相觑。
"这些参数是真的吗?"一位将军难以置信地问。
麦克斯韦尔防长皱着眉头:"根据我们的分析,数据大致属实。'长风'系列的性能确实超出我们之前的预期。"
"那么,"另一位专家低声说,"如果他们能够拦截自己的'长风'导弹..."
房间内一片沉默,没有人愿意把这个可怕的推论说完。
404基地指挥中心,李明远回到主控台前,坐下后,平静地宣布:
"测试将在五分钟后开始。首先,我们将发射靶弹,模拟敌方的洲际导弹攻击;然后,'天网'系统将自动探测、计算并发射拦截弹。整个过程将由系统自主完成,没有人为干预。"
他微微一笑:"现在,让我们拭目以待,科学与信念的力量将如何战胜'不可能'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