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01章 开始造鲲鹏(第2页)

 他伸了个懒腰,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的海岸线:"而且,最关键的是建造周期短。传统航母从开工到服役至少七八年,而'鲲鹏',我有把握在两年内让它下水。" 

 "两年?!"张部长倒吸一口凉气,"这...这怎么可能?" 

 李明远转过身,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:"因为我们不按常规出牌。¨鸿¢特/暁?税-罔- ^更/歆\最!哙`"他拍了拍墙上的另一张图纸,"看这个,模块化建造方案。我们把'鲲鹏'拆分成二十几个独立模块,分散在不同船坞同时建造,最后像搭积木一样组装起来。这样不仅能大幅缩短工期,还能更好地保密。" 

 张部长皱眉道:"可是,这么大规模的工程,两大国的卫星肯定会发现..." 

 "他们会发现很多零散的建设工地,但猜不到我们到底在造什么。"李明远笑道,"而且,我还准备了个烟雾弹。" 

 他从抽屉里拿出另一份图纸,展开在桌上:"这是'龙心'核电站,就建在'鲲鹏'总装船坞旁边。" 

 "核电站?你疯了吗?"张部长声音陡然提高,"我们连普通核反应堆都没完全掌握,你竟然想造民用核电站?" 

 李明远不紧不慢地品了口茶:"正因如此,两大国的间谍看到核电站的建设,才会更加迷惑。他们会以为我们在搞核潜艇或核动力战舰,注意力全放在核技术上,完全想不到'鲲鹏'的真正性质。" 

 他的眼睛闪烁着兴奋的光芒:"而且,'龙心'本身就是个创新。它采用的是模块化小型反应堆设计,单个功率虽然不大,但安全性高,建造周期短。第一期建成后,不仅能为整个蓬莱基地提供电力,还能为未来的'鲲鹏'充电。" 

 "等等,'鲲鹏'不是用发动机吗?还要充电?"张部长更迷惑了。 

 "聪明。"李明远竖起大拇指,"'鲲鹏'的主动力确实是燃气轮机,但辅助系统全部电气化,包括升降装置、武器系统等。未来,我们甚至可以发展全电动的地效航母,那将是真正的革命性突破。" 

 张部长目瞪口呆地看着李明远,半晌才回过神来:"老李,我有时候真怀疑你是不是...来自未来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