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18章 精度不够了(第2页)
当人们离开会议室时,一种前所未有的紧张感笼罩着五角大楼。那个曾经被视为技术落后的东方国家,突然在多个关键领域展现出令人不安的领先优势。/k·s′j?x-s!w·.^c!o/m?更令人不安的是,所有这些突破似乎都源自一个人——李明远。
麦克斯韦尔站在窗前,望着窗外的华盛顿天际线,心中充满了难以名状的不安。那些照片中的银色战机,仿佛是从未来飞来的幽灵,预示着一个他们可能不再主导的世界。
"李明远..."他低声念着这个名字,仿佛它包含着某种神秘的力量,"你到底是谁?你到底从哪里获得这些技术?"
没有人回答,但一种隐约的恐惧己经开始在星条国的军事和政治圈子中蔓延开来。
……
李明远站在鲲鹏巨型结构件加工厂的车间内,额头上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。七月的蓬莱,车间里热得像蒸笼,几十台老旧机床轰鸣作响,工人们汗流浃背地操作着笨重的设备,空气中弥漫着金属切削油的气味和湿热的汗水味。
"李总工,这是咱们最新加工出来的主翼连接件,您看看。"老王是车间里技术最好的师傅,满脸堆笑地递上一块形状复杂的金属构件。
李明远接过来,眼神瞬间暗了下来。他不用测量就能看出,这个关键构件的精度根本达不到设计要求。表面粗糙不说,连几个关键孔位的同轴度都明显超差。
"废品,重做。"他声音平静地说,但车间里所有人都听出了其中的失望。
老王脸上的笑容僵住了,讪讪地说:"李总工,这己经是我们返工第三次的了,机床精度就这样,师傅们也是尽力了..."
李明远没说话,只是走向边上的废品堆,那里堆满了因各种原因被淘汰的零部件,粗略估计,废品率至少在40%以上。几个月来,鲲鹏项目的工期不断拖后,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些高精度零部件的加工难题。
"我们的老机床和老师傅们,己经尽力了。"车间主任小声说,"可是有些精度要求,实在是...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