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19章 新系统,cad(第2页)

 张部长有些困惑,但还是点头答应:"你要做什么?" 

 李明远眼中精光一闪:"是时候了。" 

 三天时间,对普通人来说或许很短,但对李明远这种掌握着未来知识的穿越者来说,己经足够实现一些"奇迹"。 

 计算机中心位于蓬莱基地最隐蔽的地下二层,占地近二百平方米,中央是一台占据大半个房间的庞然大物——龙国第三代计算机。-k/u`n.l,u^n.o*i*l,s\.¨c·o+m·按照现代标准,这台机器的性能甚至比不上一台老式手机,但在这个时代,它己经是技术奇迹。 

 李明远把自己关在计算机中心,拒绝了所有来访和通话。他知道自己要做什么——一个足以改变制造业面貌的系统。 

 "记得大学课本上说,第一个CAd系统是60年代初由mit开发的,名叫sketchpad。"他自言自语,"但在这个平行宇宙,我可以提前十年让它出现。" 

 他先设计了一个简单但革命性的操作系统,名为"盘古"——寓意开天辟地。这个系统虽然原始,但具备了基本的文件管理、输入输出控制和内存分配功能,足以支撑更复杂的应用程序。 

 接下来的两天,他几乎不眠不休,编写了第一代CAd系统的雏形,取名为"女娲"——取其"造人"之意。这个系统虽然简陋,但己经能够实现二维图形的精确绘制和基本的参数化设计。 

 最关键的是,他设计了一套接口,可以将设计数据转换为机床可执行的指令,实现最原始的数控加工功能。 

 "理论上,有了这套系统,只要稍微改造现有机床,增加几个电机和位置传感器,就能实现比手工操作高一个数量级的精度。"他喃喃自语。 

 第三天下午,李明远开始了系统测试。他先输入了海鹰矢量喷口的简化模型,系统成功生成了三视图和立体渲染图,虽然画面粗糙,但尺寸精确到毫米级,己经远超手工制图的精度。 

 接着,他测试了参数化设计功能——只要修改几个关键参数,整个模型就会自动更新,这在手工制图时代简首是天方夜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