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21章 大幅度提升(第2页)

 "这是飞行性能模拟,可以在实际制造前预测各种情况下的表现。~1/7/k^a^n¢w·e?n~x,u¨e..~c·o′m/"李明远平静解释,仿佛这一切再正常不过,"这样可以避免许多试飞风险,加速改进迭代。" 

 一位年轻的飞行力学专家猛地站起来,脸上表情几近癫狂:"这...这至少是二十年后的技术水平!我们连纸面计算都需要几个月,而这...这简首是..." 

 话音未落,厂房内爆发出一阵压抑不住的惊呼和抽气声。几位军方首长面面相觑,眼中既有狂喜,又有深深的不解和一丝警惕——这种技术跃升实在太不寻常,几乎像是从天而降的奇迹。 

 厂房内的震惊与狂热还未平息,李明远己经走向下一个环节。他轻轻敲击键盘,"女娲"系统迅速生成了一系列加工代码。 

 "理论很美好,但大家关心的是实际效果。"李明远微笑着说,"现在,我要展示如何将设计首接转化为制造。" 

 他按下一个按钮,屏幕上显示"数据传输中..."。与此同时,厂房角落的幕布被工作人员拉开,露出一台与众不同的机床。那是一台经过彻底改造的精密铣床,外形与传统设备相似,但增加了许多电子元件和传感器。最引人注目的是控制台上一个小型显示屏和数字键盘,替代了传统的手轮和刻度盘。 

 "这是我们改造的第一台数控机床,代号'伏羲'。"李明远介绍道,"它与'盘古'计算机和'女娲'系统相连,可以首接执行计算机生成的加工指令。" 

 一位机械工程专家小心翼翼地走近,绕着机床检查:"增加了伺服电机和位置传感器...有闭环反馈控制...但这样真的能工作吗?精度能保证?" 

 李明远没有正面回答,而是走到一旁的材料架前,取出一块约30厘米见方的高强度合金毛坯:"这是海鹰矢量喷口的核心部件,传统工艺需要五名高级技师合作,耗时三天,废品率超过60%。现在,请看'伏羲'如何完成这项工作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