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31章 鲲鹏?又一个神话名字
在短短24小时内,全球力量平衡仿佛被无形之手猛烈摇晃,各国政府和军方陷入前所未有的恐慌和重新评估中。.k!a~n`s\h`u+g,u?a?n′._c!o?m¨
蓬莱基地,第二天的参观活动继续进行。
与前一天的震惊和混乱不同,今天的访客们恢复了一些理性,开始提出更深入的问题。特别是星条国的记者和专家,他们迫切想要了解这项技术的来源和原理。
在核心一号工厂的答疑环节,《纽约时报》的资深科技记者沃尔特首接发问:"李博士,坦率地说,世界科技界都在质疑这种技术的来源。根据现有的科技发展路径,集成电路至少需要十年以上的基础研究和工艺积累。龙国是如何在没有明显晶体管技术阶段的情况下,首接实现这一跨越的?"
现场瞬间安静下来,所有人都紧盯着李明远,等待他的回答。这正是每个人心中的疑问——这种不符合常规科技进化路径的突破,究竟从何而来?
李明远平静地微笑着,从口袋里取出一个圆形物体——那是一块手掌大小的硅晶圆,在灯光下折射出奇异的光芒。
"答案就在这里,先生们,"他举起晶圆,让所有人都能看清,"集成电路技术的核心是微型化和集成化。+咸/鱼.看_书, !免¨费`越?黩*这块硅晶圆上,我们可以集成上万个晶体管,相当于把一个房间大小的计算机浓缩到指甲盖大小的芯片中。"
全场相机疯狂闪光,每个记者都争先恐后地捕捉这个历史性瞬间——一块普通的硅晶圆,却蕴含着足以改变世界的技术革命。
"但这并未回答我的问题,"沃尔特坚持道,"龙国是如何掌握这项技术的?是自主研发,还是..."他没有说完,但言外之意己经很明显——是否有外部力量的帮助?
李明远的笑容依然平静:"科学没有捷径,先生。我们的研究团队选择了一条不同的技术路径,不是从真空管到晶体管再到集成电路的渐进式发展,而是首接从理论基础研究开始,探索半导体材料的本质特性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