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03章 不像假的(第2页)

"如果这是真的..."他喃喃自语,"如果龙国人真的解决了等离子体不稳定性问题...上帝啊,整个核物理学领域将被彻底改写..."

巴黎,索邦大学物理系。

皮埃尔·杜邦教授的办公室里挤满了人。作为欧洲核物理学的权威,他刚刚组织了一个小型研讨会,讨论《仓颉》上的核聚变论文。与会的有几位顶尖物理学家,还有两名通晓中文的翻译。

"这篇论文的翻译工作异常困难,"杜邦教授开门见山,"不仅因为语言障碍,更因为龙国人似乎发明了一套全新的核物理术语体系。但我们还是提取出了一些关键信息。"

他指向黑板上写的几个要点:

Q值1.2,持续稳定运行67分钟

创新的磁场拓扑结构,解决等离子体不稳定性

特殊纳米复合材料制成的第一壁,耐高温高辐射

非常规的点火方式和控制算法

"如果这些声明属实,"杜邦教授严肃地说,"那么龙国人在核聚变领域的进展已经超过我们至少十年。"

"但这不可能!"一位教授激动地说,"我们的托卡马克项目已经研究了多年,最高只达到Q值0.7左右。他们怎么可能突然跨越这道鸿沟?"

"也许他们走了不同的技术路线,"另一位物理学家沉思道,"看这张照片,装置结构确实与传统托卡马克有明显区别。"

"我更关心的是这个所谓的'特殊磁场拓扑结构',"一位磁流体力学专家说,"翻译很模糊,但从有限的描述来看,他们似乎发现了一种新的磁场配置方式,能够更有效地约束等离子体。"

"这太荒谬了!"一位年长的教授怒气冲冲地说,"龙国人连像样的核物理学院都没有,他们怎么可能在这个领域超越我们?这必定是政治宣传!"

杜邦教授沉默了片刻,然后慢慢地说:"科学不讲国籍,只讲事实。我们不能因为先入为主的偏见而忽视证据。我建议我们向政府申请,派一个科学代表团前往龙国,亲眼验证这个'炎龙'装置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