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4章 第二个作品完成了(第3页)

“张大成,你现在也是小有名气的作家了,我想问问你,你说《西游记》里孙悟空取经的时候为什么感觉一点都不厉害了?他大闹天宫的时候多威风,后来真成孙子了?”郑月问道。

“老杜把《西游记》给你留下了?他走了没?”张大成笑着问道。

“去东北了,他舅舅在东北,我们院里好几个孩子都沾了老杜的光,一起走了”郑月说道。

“郑月,我刚看《西游记》的时候,感觉这本书写的特别不好,除了前几章,后面的打妖怪取经,情节大同小异,感觉这样的书也能成为四大名著?我理解不了。但是又看了几遍,年龄也增长了一些,也遇到了一些事,这才明白,他写的不是书,是真实社会,一路取经经历千险万难,不是打打杀杀,而是人情世故。这样吧,我问你一个问题吧,妖怪从哪里来的?又回到了哪里去?”张大成感觉郑月看这本书应该有些感悟。

“他们来自天上?”郑月问道。

“对呀,这些妖怪不是菩萨的坐骑,就是神仙的宠物,孙悟空也是在天上混过的,这些领导身边的人能直接打死吗?不能打,直接去找他老领导,老领导来了,把它一收,你们过了关,还得记领导一个人情,领导为民除了害,大家还得都说他好,这样你好、我好,大家都好,有些事情说破就不好了”张大成笑了笑说道。

“不是,张大成,你咋知道的这么多呢?”史珍香也一直听张大成和郑月对话,听了张大成的话感觉很吃惊。

“经历的事多了,感悟也会多一些。你们有没有发现,古代的大文豪、大诗人、大作家,大多生活的不是很幸福,当然幸福的也有,比如贺知章等少数人,但是像他这种人少之又少。为什么生活不幸福的人容易写出伟大的作品?”张大成问了她们两个人一个问题。

“想把自己的经历在作品出表达出来?”郑月说道。

“我感觉也是,表达出真实的经历,才更容易引起大家的共鸣,老师来了”张大成看到王老师拿着试卷走进来了,然后把桌子上的东西一收拾,开始进行测验。

苗正雷拿到张大成的作品回到了办公室,开始审阅这一个作品,不得不说张大成的作品构思新颖,切入点巧妙,章节与章节之间有悬念,故事情节引人入胜,让人欲罢不能。

从下午一点多,一直读到了晚上九点,一气读完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