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章 好个偷梁换柱,釜底抽薪

老爷子走的早,宋家几乎是冯老太咬着牙撑下来的,一个寡妇带着两个孩子,要吃生活的苦,还要听村里风言风语。

老太太把苦往肚子里咽,争着一口气把孩子拉扯大,不顾村里难听话送上到县城镇子学手艺。好不容易熬出来点,儿子成了亲,大房媳妇又早早去了,留下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。

宋长喜一个大男人只顾闷头干活,哪懂照顾孩子?

老太太常常是带着两个孩子下地,一干就是一天,累弯了腰,也熬干了心血。

宋子安和宋大丫一岁多那年连下了好几天大雨,宋长喜兄弟俩都被雨困住回不来,两孩子大病一场,冯老太一个人在家急到咳血。

后来宋大丫被大夫指出痴傻,宋长喜虽愧疚没脸说什么,可老太太却把自己关屋里,默默流干了眼泪。

自那以后,冯老太的性子就沉默许多,直到夫子亲自找到门让宋子安上私塾那年,才有了几分神采。

读书烧钱,当时宋永庆还没成亲,村里没少有人指指点点,挑拨离间。

好在宋永庆在县里上工有些眼界,后来经媒人说了刘氏,日子就这么紧巴巴的过来了。

宋子安小小年纪考上童生之时,村里那些嚼舌根的才少了些。

冯老太又哭了一场,那是她最高兴的一年,比宋子安后来考上秀才还要高兴。

老太太累了一辈子,苦了一辈子,如今正是该享福的时候,可最宝贝的大孙子没了踪影,还要跟着一路奔波,露宿荒野。

宋长喜这辈子对不起老娘,对不起媳妇孩子,更对不起老二一家,他恨不得所有事情都出在他身上。

老太太更是家里的主心骨,要是出了事,他这辈子都会活在愧疚里。

马车赶的飞快,宋长喜瞪着通红的眼眶,心里着急,又怕马车颠簸颠着老娘。

车厢内,冯老太还在呓语,许是梦到了宋子安小时候,嘴里念叨的都是宋狗蛋。

宋铮把拧得半干的帕子放到她额头,近距离看着那张沟壑纵横的脸,沉默许久,长长叹了一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