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3章 回家(第2页)

好在有鬼尸这么个宋家的小祖宗坐镇,对宋家人说起时,鬼尸并没有特意遮掩邪修的事,也没有隐瞒宋铮和地府有关系,以及她失踪后可能面对的处境,更没瞒着让熊兽魂出窍去寻人。

适者生存,因早已种下,在梧桐县这种地方,宋家不适合有太过不谙世事的人。

事实上宋家人也没那么脆弱,在此之前宋铮就不止一次说过提过有地府这个后门,得知前因后果,知道地府的鬼也在找她,宋家人虽然担忧,尚算镇定。

按照冯老太的想法,是鬼都归阎王爷管,阎王爷都派小鬼去找了,谁还能不给阎王爷面子?

有了希望,宋家人逐渐定了心,宋铮的身体被搬到了玄棺中,有鬼尸照看着,他们更放心。

于是,作为县令亲爹,宋长喜承担起了县衙的事。

其实也没什么大事,周家和松安村的事情之后,前任齐县令敲鼓的事也解决了,宋铮并没有勒令衙门的人守口如瓶,还是有消息传出去的。

百姓知道衙门的鸣冤鼓跟别处不一样,丢了小东小西,因为点破事打架骂街的小事情也不会去衙门找。

没有人报案,衙门一天天就清闲的很,半个月以来,百姓只疑惑县令大人怎么没出门了,还没有人知道宋铮昏迷一事。

枯等不是事,日子总要往下过,冯老太闲着无事,带着人把城外属于县衙的那块地给种上了。

刘氏找了稳婆,衙门里那几位姑娘也在稳婆和大夫的帮助下迎来了新生,诞下的死胎一把火烧成了灰,撒到了流动的河水里。

她们恨这些孩子到来的方式,可也知婴孩无辜,希望下辈子,他们能托生在好人家吧。

而后,九个姑娘主动递了卖身契,齐齐求冯老太重新赐名,天大地大,她们只愿跟随宋家为奴为婢,哪怕在县衙当个粗使婆子。

冯老太看着比宋家还多两个的九口人,沉默了一晚上,最后拍案一切等孙女醒过来再说。

孙女说留,那就留,孙女不让留,她,她说两句好话试试。

乡下待了一辈子,在老太太看来家里添人口是大事,甭管添的是丫头还是婆子,那么多张嘴总得要吃饭,他们家也才吃了没几天饱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