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2章 不想当官你考功名干什么?(第2页)
付学远震惊,还能为什么,被咬之后一个传一个,要是那些百姓跑出去,整个江州城,乃至整个大禹国都得乱呐。
事实摆在那,由不得人不信。
想到这,他再看宋铮和宋子安时,眼中便带上了一抹敬畏和钦佩。
原本以为两人拒绝圣旨是年少气盛,没想到是为了大义。
“两位一心为民,是本官眼界过于短浅了。”
“付大人公正廉明,亦是为国为民,不知这些阴损之事很正常。”
商业互夸了之后,付学远稳住了心神。
“那,那些村民?”
“大人放心,有我和弟弟在,绝不会让他们害人。只是江州城知府一事,还请大人好生告知皇上,是子安辜负皇恩。”
皇权不可抗,皇命不可违,该放尊重的还是要放尊重。
果然,付学远的脸色缓和了许多,宋家人不能离开梧桐县。为了百姓安危,三皇子和他身边的邪魔歪道没彻底根除前,宋家人怕是真的与升官无缘,可惜了这份功劳。
宋铮和宋子安在付大人心中立马就成了受委屈的一方,可想到江州城如今的局面,他又有些忧心。
“本官得知刘守垣在府衙这段时间动静一直很大,再有他调动大量官兵之事,江洲城百姓已经人心惶惶。
李公公带着圣旨而来,明日抄家的旨意一下,各县大幅度更换县令,府衙内没有知府坐镇,怕是会乱呐。”
江州城百姓深受刘守垣压榨迫害数年,未必就不痛恨朝廷,他下去了,若没有一个良官及时补上,整个府城成为第二个梧桐县指日可待。
听他这么说,宋铮和宋子安对视一眼,笑了。
“大人若是想听,我这里有个万全的办法。”
说着齐齐向一旁憋的脸色发青的周正宏,顺着两人视线,付学远眼睛一亮。
周大人顿了一下,反应过来后也顾不得肚子不适了,连连摆手。
“不行不行,这不是欺君吗?万万不可,万万不可!”
欺君之罪可是要诛九族的,他们周家九族上下可有几十口呢,绝对不行。
付大人盯着他没说话,摸着下巴处一小搓胡子,思索半晌,忽而眼神坚定道。
“本官也觉得此事尚可,反正口谕也丢了,本官会将此事原原本本上报于皇上。这期间江州城府衙的事就委屈周大人暂代打理,暂代的话,便不算欺君罔上。
若是皇上的圣旨下来,再给周大人正官位。”
周正宏傻眼,没想到吃了宋家两碗海鲜,这事就落他头上了。从七品小县令一跃成从四品?这,做梦也不敢这么做啊。
“不行不行,这,我资历有限,做个县令还行,要做知府,起码还得再沉甸几年啊。”
宋子安冲他露出个鼓励的眼神,温润笑道。
“周大人不要妄自菲薄,大人任职这些年,云水县风调雨顺,百姓安康,按资历,您比子安高的不只一星半点。
您也说了,有些人兢兢业业一辈子也往上走不了几步。机会摆在眼前,您可不能犯糊涂啊。”
宋铮点头,适时补充。
“大人就当换个大些的地方管理,有什么需要就派人来梧桐县说一声,能帮的上忙的,宋家定会相助。”
【补上】
宋铮话需要多琢磨,江州城知府乃是从四品大官,只要安安生生的哪里能遇到什么事?能让宋家人出手,那肯定不是正常手段能解决了的。
这算是把整个江州城的危险都挂在周大人身上了,毕竟,他跟宋家人认识。
周正宏还没想到那么多,因为根本容不得他多想,人有三急,实在是憋不住了。
一声告辞,便奔茅坑。
宋铮三人也没久留,空出时间让付学远自己寻思。他们的想法都摆在明面上了,该怎么做他自己看着办。
只要能说服周大人,他们就可以回江州城宣旨了,总拖着也不是事。
林弋一直没说话,回到书房后,终于找着机会问。
“那个姓付的靠谱吗,万一事情呈上去,最后的结果是朝廷找能人异士来收了那些村民怎么办?哎,你们怎么不把宋家那祖宗也告诉他,只有让朝廷知道事情的严重性,他们放权的可能性才更大。”
“还不到时候。”
宋铮随手从书架上捞起一摞册子放在桌案上,然后把宋子安按在椅子里示意他看,解释道。
“你想,皇帝对一直在眼皮底下长大的皇子们都尚有猜忌,更何况是远在千里外不受掌控的外人。小祖宗与别的僵尸不一样,在朝廷没亲眼见到更大的乱子之前,他的存在于朝廷而言就是最大的威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