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4章 突然就成了孤家寡人

圣旨一出,一连五日,整个江州城动静极大。

李公公被吓出了阴影,天没黑就起了高烧,抄家圣旨和上任圣旨由付学远代劳。

大家族一荣俱荣一损俱,一道诛九族的圣旨下去,刘家所有九族内的族人一个跑不掉。

刘守垣和师爷从梧桐县带回府衙后只吊着一口气,审也审出不个所以然。怕夜长梦多,也为了宋子安的提醒,付大人先斩后奏,直接当着全城百姓的面将人处决了。

上到拄拐的老人,下到几岁孩童,妇人拎着筐子,臭鸡蛋,烂菜帮子满天飞,民愤震天。

一刀下去,刘守垣的脑袋滚出去老远。

这一举动让百姓终日的不安和被压抑多年的怒意得以稍稍平息,也对朝廷派下来的人有了些许期待。

江州城下十三县,县令被抄九个,八个新县令在同一天上任,而周正宏被留在江州府衙,暂代江州知府一职。

同一天,付学远往皇城那边去了信,将梧桐县发生的事以宋家人说的那些话一一禀明。

弄丢口谕一事被他压了下来,这种被问责的事自然那是能瞒就瞒。

帝王疑心重,为了中途不出别的意外,传去皇城的信件中他特意隐去了周正宏与宋家相识,且是宋家人推举周正宏上任这一情况。

调任官员的家族情况都入了册,付学远知道只要上任的官是个有能力的好官,且没有太大的背景,皇上就不会特意在意这些不起眼的小事。

这也算是卖宋家和周正宏一个好,多个朋友多条路,既知道了宋家人的本事,寄希望有朝一日他若是遇到什么事,还能再求到来宋家人面前。

该做的都做了,剩下的,就看周大人能不能镇住场子了。

而周正宏也没放人失望,上任的第一时间,便借了付钦差身边上百侍卫,点灯熬油把知府书房压着的案子全都过了一遍。

强抢妇女,掳掠孩童,欺男霸女,草菅人命,一桩桩一件件,看的人目眦欲裂。

这些都是贿赂了巨大数额的钱财,因有把柄被刘守垣攥在手里而暗中替他敛财,干些见不得人勾当,两者利益绑在一起,犯下的所有的罪行全被压了下来。

冤案太多,不是一天两天能处理完的。

周大人挑了一些罪大恶极,在城中的又有足够地位的刺头开刀,一整官袍,亲自带人前往各个宅中拿人。

有付学远在,不用特意上报皇城,菜市场一连斩了数十人。

大牢之中替死鬼放了一批又一批,作奸犯科却逍遥法外多年者纷纷下了大狱,所有人拍手称快。

抄家的抄家,该流放的流放,该处以极刑的处以极刑,得来钱财全部充公,用以补偿那些受尽冤屈的百姓。

一张张还原物价和税收的告示贴出,盖着鲜红的官印,百姓流泪欢呼,大喊着新任知府之名。

民心所向,至此,周正宏的知府坐稳了一大半。

其他上任的县令也有样学样,趁着钦差停留之际,以雷霆手段将县衙中坏死的根茎全都清了出去,

一桩桩冤案被重新翻起,重罪并罚。

圣旨当头,得天子令,菜市场的血足足流了三日,终得彻底平复百姓怒火。

整个江州城从压抑到哭声震天的混乱,再到慢慢平息,整整五日的时间,街道之上,终于又出现了百姓全身心放松的笑容。

大动干戈之后就是休养生息,刘守垣这些年算是把整个江州城和各个县城都掏空了,税收多出的粮食银钱全都进了他的私库。

民怨滔天却无人敢言,生怕说错一句,就突然落得个尸首异处的下场。

城中也是一派乌烟瘴气,要想回到如同其他城池那般繁荣昌盛,少说也得个三年五载。

周正宏接手整个府衙,一天到晚被按在公堂断案,还得看众县令递来的折子,忙到冒烟。

即便如此,他也还记着派人去梧桐县跟宋子安要了一些人,前往云水县县城去接妻儿老小。

周大人看人很毒,梧桐县衙门那些人个个眼神犀利,脚步沉稳,说话铿锵有力,身上气势像是军营的正规军,比付钦差身边的侍卫震慑力还足,更不是江州府衙里的官差能比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