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25章天下安定,是因为有人在用血肉铺垫(第3页)
奈何这两年贺家一直有亲上加亲的想法,就让谢夫人有些膈应,她是打心底的不愿。
他们并非皇室,不需要拉拢势力,况且自古近亲成亲诞下的婴孩多半是夭折和不全的。
那些腌臜事不过是不好听被人掩埋了而已,掩埋,不代表没发生过。
寻常百姓不知道,身为大家主母,温氏竟然也是如此头脑不清。
她曾明里暗里提醒多次,倒不知,两个孩子间究竟是何情谊?
谢夫人看向站在一旁的林弋和宋铮,眼神自林弋身上略过,落在宋铮身上,面上的笑容真切了许多。
“这两位就是林道长和宋宋子?多谢两位和这位小师父救了颜殊和钰儿。
还有衙门那些人,能遇到你们是他们之幸,也是宁阳城百姓之幸!
如此大恩说报未免太轻浮,三位定要在府中多待几日,好让我与老爷好好酬谢一番。”
温广平摸着不存在的胡子,笑的见牙不见眼。
“是啊是啊,真是英雄出少年!一早我还与夫人说起,这些年本官见过的人形形色色,像三位这么气度不凡的人还是头一次见呐!”
宋铮笑了笑,虽说修行之人身上自带气场,但一个穷鬼道士,一个刚脱离乡下户籍的泥腿子,能有什么多好的气质?
况且一般人觉得别人优秀也只会在心里感慨,会夸出口还是当着本人面夸出口,要么是别有用心,要么是另有所图。
昨晚才发生那种事,这位知府和知府夫人显然是后者。
不过有所图是好事,他们也一样。
倒是林弋有些不好意思,他还是头一次被人这么明目张胆的夸。
“温大人和知府夫人言重了,举手之劳而已。多待几日就算了,我们还有要事,耽误不得。”
温大人脸上的笑容顿了顿,还要走啊?他语速都快了。
“这,你们救了小女和钰儿,还救了衙门那么多人,这恩情不报怎么能行?这不报本官心里难安呐,不报了我吃下不饭,也睡不着觉啊!”
“温大人要是实在吃不下饭,能否给我们一块您随身的牌子?我们要去寿元县寻人,人生地不熟的怕是会有些许不便。
大人放心,从寿元县离开,定会将牌子重新奉还。”
宋铮一开口,温广平脸上所剩不多的笑容直接就僵住了,动了动嘴,又动了动嘴,继而看向谢夫人。
你快,你快说两句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