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6章 尘埃落定(第2页)
几天后。
华纳兄弟影业总部大楼,顶层的多功能会议室里,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洒进来,却驱不散这几天谈判桌上的硝烟。
长条会议桌两侧泾渭分明。
一方是以刘启峰为核心,联合了中影代表以及宝罗联盟的三方团队;
另一方则是华纳兄弟影业,以首席运营官(Coo)艾伦·霍恩为首,囊括了财务、发行、制片管理等部门高管的强大阵容。
高登·科尔作为华纳音乐的代表及中间人,也列席其中。
经过几天的唇枪舌剑,谈判的细节渐渐清晰。
“刘,据我们了解,15%的份额对于你公司目前的体量来说,已经是极限。”华纳的财务总监推了推眼镜,试图压缩刘启峰的蛋糕。
刘启峰眼神锐利,果断反驳:“这个项目来自于我的构思,是我带来了中影,是我说服了宝罗先生的国际发行联盟!
“最低20%!这是我应得的回报。”
中影的代表立刻跟进,强调道:“中影25%的份额是底线,这不仅代表资金,更代表中国市场的深度参与和政策支持的体现。”
宝罗·布兰科则用他那略带口音的英语,慢条斯理道:
“联盟的20%,是其他市场的信心票。有我们的网络,这部影片在欧洲、亚洲、南美等地会一路绿灯。
“你们35%的大头已经确保了北美和部分英语区的绝对主导,该知足了。”
高登·科尔适时地调和:“先生们,争吵解决不了问题。我们需要的是一个能共同创造奇迹的平衡点。刘的创意和领导力是这个项目成功的关键,中影的背书不可或缺,宝罗联盟的发行网络是全球化保障,华纳的制作体系和北美市场则是基础。
35%、25%、20%、20%,这个比例经过多轮论证,是风险共担、利益共享的最优解。纠缠于小数点后的得失,只会耽误我们开机的时间表,让竞争对手有机可乘。”
艾伦·霍恩沉默着扫过刘启峰年轻的脸孔、中影严肃的神情、宝罗老神在在的微笑,最后落在高登·科尔脸上。
他不得不承认,这个年轻的中国人编织了一张利益之网,将各方牢牢绑定。他不仅是个导演,更是一个深谙规则、手腕高超的操盘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