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1章 开小灶
温哥华片场,距离正式开机已经过去几天时间。
经过最初一星期的磨合以及现场的搭建,摄影棚的主体部分已经被改造成ppdC上海基地。
而最吸引人注意的,无疑是位于‘基地’中,静静矗立的巨型机甲骨架。
这个机甲骨架被戏称为‘母体’,整体大概五层楼高,重量有足足二十几吨,头部驾驶舱可升降,能做一些特技动作。
除了满足一些特定镜头的拍摄,后期制作的团队,将根据这个机甲的动作、物理表现等数据,制作出全片机甲的特效。
按照拍摄计划,头几天拍摄的都是一些零碎的对话镜头,让演员进入状态。
毫无疑问,这些在影片里快速切分的镜头拍起来很顺利。
但紧接着就遇到了难点——大量的驾驶舱戏份。
这部分的戏份不仅需要演员在绿幕前凭空想象的表演,两位演员在动作上还需要保持同步。
马特和斯嘉丽以及其他国外驾驶员(好莱坞配角),对于‘无实物表演’表现尚可,但在互相保持动作同步方面也是频繁ng。
而段毅宏和王保强、刘艺菲和苏畅,两组国内演员甚少接触这种纯绿幕的表演,无疑更是巨大的难点。
……
又结束一天的拍摄,刘艺菲和苏畅从机甲驾驶舱中走出来。
为了安全考虑,非必要的情况下,没有用‘母体’的驾驶舱拍摄,而是另外制作的一个机甲驾驶舱模型。
对于这几天的进度,尤其是那些驾驶舱内的戏份,刘启峰也不太满意。
他还能隐隐察觉到,国内这些演员的挫败氛围,特别是在经验更丰富的好莱坞演员的对比下。
略显嘈杂的收工现场。
他跟一旁的华纳制片吩咐一句,然后用中文通知一句:
“国内的演员,过来一下!”
很快,众人在他面前集合,刘启峰目光环视一遍,语气直接:
“这几天大家辛苦了。我知道大家对着绿幕想象怪兽、机甲的经验不足。这不是你们的问题,这样的拍摄方式本身对于演员的压力就很大。”
他的话这让一众演员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,但都清楚重点在后面。
接着刘启峰的声音陡然拔高,带着一股感染力:“但我想大家也不希望让外国人看不起我们中国演员!现在,我有个‘笨办法’,希望听听大家的意见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