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九章 伏法,大快人心(第3页)

“确有其事!”

“新任县太爷为民请命,周家父子作恶多端,已然伏法,吴县百姓无不欢呼雀跃。”

叶谦将今日公堂上发生的事情娓娓道出。

“周家父子落此下场,咎由自取!吴县能等来孙县太爷这样的青天大老爷,也是我们吴县的福报。”

赵嫣然道。

“谦儿,县太爷对我们叶家有恩,谦儿你要牢记在心。”

“同时,若有朝一日,谦儿你能入朝为官,阿娘也希望你能如县太爷一般,心怀百姓,成为一个为百姓请命的好官。”

听着叶氏的话,叶谦笑了笑。

“阿娘放心,若真有这一天,谦儿定会保持初心!”

……

应天府。

御书房内,朱元璋端坐龙案,翻阅奏折。

“启奏陛下,太子求见!”

门外传来王振的通报声。

“标儿来了?”

“让他进来吧。”

不一会儿,朱标快步走进御书房。

“儿臣见过父皇。”

朱标拱手行礼。

朱元璋笑到:“标儿,怎这个时辰来找咱,有要事?”

“回父皇,儿臣尊父皇之命,查阅各城各郡主管官吏上奏之举荐文函,却是发现一些蹊跷之处。”

“如何蹊跷?仔细说来。”

朱元璋放下手中奏折,脸色变得肃穆。

大明朝建立至今,举贤纳士乃是重中之重,容不得半点马虎。

“父皇,根据儿臣对这些举荐文函的查阅,竟是发现,这些主管官吏所举荐之人皆是出自于有钱有关系有背景的豪绅富户。”

“儿臣命人暗中调查,发现这些被举荐之人,十有八有目不识丁,又谈何德才兼备!”

听着朱标的话,朱元璋瞬间恍悟。

许是那些主管官吏,借举荐之名行敛财之举,不然何故所举荐之人皆为有钱有关系有背景的豪绅富户。

一想此处,朱元璋怒不可遏。

但下一秒,朱标声音再次传来。

“父皇,虽其中不乏一些舍得花钱找关系的人,但其中也不乏一些德才兼备之人。”

“此外,在此次举荐之中,吴县一方倒是呈上了一份别开生面的举荐文函。”

说着,朱标从怀中取出一个布袋呈上。

“父皇先看看此物!”

朱元璋狐疑接过,慢慢打开,而布袋之中所置之物,正是当时叶谦所提炼的精品细盐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