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明:科举取消?我忽悠朱棣造反是安仔啊
第三十八章 帝王之心难测
诚意伯?
刘伯温?
他要回京师了?
听到这个消息,叶谦眉头不由紧皱在了一起。
刘伯温此次回往京师,怕是凶多吉少啊。
洪武六年,朱元璋以“年老体弱”为由,将刘伯温调离京师至青田老家休养,美其名月颐养天老,实则这只不过是老朱为巩固皇权,施展手段对开国功臣的清理罢了。
刘伯温虽是开过功勋,但他在朝中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大了,功高盖主,这可是历朝以来的大忌,老朱将其视为威胁,也在情理当中。
在加上胡惟庸这人,一直以来都将刘伯温视为眼中钉,肉中刺,叶谦所想,此番刘伯温被召回京,其中缘由十有八九是胡惟庸在背后推波助澜。
前有不明心思的老朱,后有恨不得除掉刘伯温的胡惟庸,叶谦心中也不由有些感叹,明朝这位开国功臣,当真是可悲可叹啊。
……
刘军师桥。
此刻在刘伯温府邸外,几名身着官服,老大龙钟的朝中大臣正一脸焦急的在外徘徊。
“各位大人还是先回吧,老爷说了不见任何人,也不希望连累各位大人。”
刘府管家将刘伯温的话带到后,朝着众大臣行了一礼便转身回到府中关上了房门。
“诸位大人,这可如何是好啊!”
谋臣宋濂一脸焦急。
“那胡惟庸也不知给上位灌了什么迷魂谈,竟是让上位如此对待大明的开国功臣!就连诚意伯尚且如此遭遇,日后我等又该如何是好!”
章溢也是一脸愤然。
“哎,也不知上位究竟是何心思,自胡惟庸升任中书省右相后,如今整个朝廷被其搅得乱成一锅粥,我就不信上位不清楚胡惟庸的所作所为,可为何上位还要放任不理。”
“行了,都少说两句,若让有心之人听到这些话,后果不堪设想。需知,如今的朝堂已经不再是曾经的样子了。”
宋濂沉声开口。
“那现在应该如何?诚意伯之事难不成我等就眼睁睁看着,置之不理?”
章溢拂袖,低声开口。
“上位下诏,我等又能如何?”
“不过,若上位最终真听信谗言,即便舍弃头上这顶乌纱,我也定要为诚意伯讨个公道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