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一章 升堂办案,得百姓民心(第3页)

“各位乡亲父老,本官虽年轻学浅,但本官却是明白一个道理,为官者,因以百姓为主,并非所有的官,都是官官相护的。”

“大家若有什么冤屈,可按照告示所述,击鼓鸣冤,一经查证,本官定会给大家一个公道!”

叶谦话落,整个公堂陷入了死一样的沉浸。

可下一秒,一阵排山倒海般的掌声响彻而起。

“天佑我们啊,阳明县终于是迎来了大人你这样的青天大老爷啊。”

“老头子我相信大人!”

“对!我们大家都相信大人!”

……

半柱香时间还不曾过去,随同王璨一起离开的严明去而复返,而那些当日对马正棍棒相向的人,也全部被带回了衙门。

同时,王家的管家也将赔付马正的钱财全部带了过来。

而叶谦也当着所有围观百姓的面,对这些伤人之人作出了应有的惩罚。

围观百姓见状,无不拍手叫好,而经过这次事情之后,阳明县的这些百姓也深深将叶谦记在了心中。

叶谦或许也没想到,自己来到阳明县的第一天,就得到了阳明县百姓的民心。

在处理完县衙的事情后,叶谦在县丞吴伟的带领下,来到了知县宅。

偌大的知县宅只剩下叶谦姚青二人。

“偌大知县宅只叶知县一人,倒是有些冷清了,现你已贵为知县,也应该给自己找一些义男义女,打理家中事务。”

姚青开口道。

所谓义男义女,其实就是下人,奴婢。

而之所以将下人奴婢称为义男义女,主要还是因为老朱的抑奴政策。

朱元璋为抑制民间蓄奴,规定“庶民之家不许存养奴婢”,但大家大户需劳动力,而为了规避风险,义男义女便由此而来。

你说咱养奴婢?

不不不!

他们都是咱的义男义女!

久而久之,义男义女这种行为便被默许的保留了下来。

听得姚青的话,叶谦想了想,倒也觉得是这样,如今自己怎么说也是知县了,身边若没有跑腿的人,什么事情都还需要亲力亲为,的确有些说不过去。

随后,两人简单收拾了一下,正欲出门之时,眼尖的叶谦却是看见,一个衣衫褴褛的身影,正在府外徘徊。

叶谦走近一看,这人竟是马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