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二章 不一样的徭役方式(第3页)

在吴伟的安抚下,围观百姓这才疏散,很多人也在第一时间回到了各自的村庄,将此事传了下楼去。

申时,由各村落选举出的代表陆陆续续前往了县城,来到了县衙。

叶谦也早有预料,吩咐人在县衙外等候。

众代表很快见到了叶谦。

“诸位代表,先坐。”

叶谦笑着邀请众人落座,同时命人端来了茶水。

“叶大人,按理来说徭役一事我等不应该有任何怨言,可叶大人也知晓,在过不久便是秋收的使臣,这各家各户的青壮年都前去服徭役,只留下老人妇孺在家,这秋收又当如何是好?”

说话的是一名三十岁出头的汉子,而随着此人话音一落,在场其他人的目光都齐刷刷的落在了叶谦的身上。

叶谦笑了笑:“诸位乡亲,秋收之事的确重大,可有关战俘营的建造,朝廷留给我们的时间也不多,本官无奈只能出此下策。”

“所以,昨日本官想了一夜,终于是让本官想到了一个办法。”

“根据县衙户房给本官的数据,此次徭役人数有千余人,但千余人想要在不到二十日时间里建造能容纳千名战俘的战俘营,也根本不现实,除非是日夜兼程。”

“所以,本官打算让徭役者分为两个工作时间段,辰时到酉时为一班,戌时到卯时为一班,每一个时间段分配五百人,另外,为避免因高强度工作而让你们身体受损,每两个时辰后会给你们半个时辰休息的时间,如此一来,便能达到日夜谦程。”

“另外,以前徭役者需自备干粮,但此次徭役毕竟是为朝廷办事,所以本官决定,凡徭役者,一日干粮皆由县衙统一发放。”

“还有,凡徭役者,县衙每日会发放五文钱作为酬劳!”

五文钱听起来不多,可现在毕竟是洪武六年,一斤大米白面也不过六七文的年代,五文钱对于这些百姓而言,已经是很多的了。

听着叶谦的一番话,在场的这些个代表的脸上都露出了震惊之色。

又是干粮又是工钱的,如此徭役,当真是闻所未闻。

有的人被叶谦的条件冲昏了头脑,但也有一些人始终保持着冷静,虽说这位知县给出的条件的确是从未有过的,他们依旧是发现了关键性的问题。

那便是秋收之事,这位新任知县似乎并未给出一个好的解决办法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