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3章 合作投资(第3页)
负责图案设计的李伯抚着胡子沉吟:“嗯……这样存档和调用倒是方便很多,不容易丢样子。
简单的底纹让机器做胚子,我们再来盘金线、做挖花,好像……确实能省不少时间。”
商知微最后看向李姨和吴叔:“最重要的织造环节,我们依然以手工木机为主。
但我们可以改善工作环境,定制更符合人体工学的机凳和工具,减轻老师傅们的劳动强度。
同时,我们可以考虑招收一些真心喜爱这门手艺的年轻人做学徒,由各位老师傅亲自带,既传承技艺,也能逐步扩大我们的手工团队。”
她看着几位沉思的长辈,真诚地说:“我不是要丢掉传统,而是想让传统能更好地活下去,走得更远。
我们需要用更好的方法保护好各位老师傅的眼睛、腰背,让大家能更长久地从事心爱的事业,也需要让工坊有更健康的血液循环,能吸引年轻人加入。
只有这样,商氏丝织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生命力的品牌,而不是……慢慢变成博物馆里的标本。”
这是她从沈时年那边受到启发以后,一直在想的事情。
传承不能只是传承,还要创新让这门艺术在附和现代市场的情况下,生存下去。
不然,再好的手艺也会走向失传。
办公室里安静下来。
几位老师傅都在默默思考。他们固然坚守传统,但也深知工坊这些年面临的困境和传承的艰难。
商知微的计划,并非摒弃传统,而是在守护核心的前提下,用更聪明的方式为传统注入新的活力。
吴叔最先打破沉默,他拍了拍大腿,看向其他几人:“我觉得小微说得在理!
咱们不能抱着金饭碗饿死!老祖宗的东西是好,但老祖宗也没说不让用更好的工具啊!
只要魂没丢,味道没变,我看行!”
钱叔紧绷的脸色也缓和下来,缓缓点头:“嗯……如果最精华的部分还是咱们亲手来做,那些费时费力的准备工作能让机器帮忙分担点,也好……我这老腰,确实有点顶不住了。”
李姨和李伯也相继表示赞同。
见得到了老师傅们的支持,商知微心中一块大石落地。
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:“谢谢各位叔伯阿姨的支持!那我们接下来就详细规划一下,哪些环节可以优先改善,需要添置哪些设备。
等季夫人的资金到位,我们就一步步行动起来!”
“好好!”几位年过半百的老师傅,纷纷点头,干劲十足。
很快,季夫人的助理就来了,和商知微仔细地谈了关于投资的计划。
商知微也没隐瞒,将自己打算改造的部分也和他说明白了,让他回去和季夫人汇报。
三天后,季夫人又亲自过来跟商知微签了合同。
“知微,既然要扩大生产,你这地方恐怕也要换一换。”
签约后,季夫人又提醒她道。
“季夫人您放心,我已经想好了,在旁边重新建造一个工坊,这是我最近在看的设计图,您看看。”
改造场地的事情,商知微也早想到了,这两天就自己琢磨着,做了个简单的设计。
商知微打开手机,上面是一栋白墙黛瓦、颇具江南韵味的独立建筑。
建筑分好几个区,前面大门进去是办公和待客,后面的大院子,连接着生产车间。
所有的车间都以古代工坊的样式建造,主体成一个回字,而且院子分前后两个,前院是生产的,后院是生活地,有食堂、宿舍等。
门楣上挂着一块老旧的木匾,上书“商氏丝织”四个苍劲古朴的大字。
“我不是专业的,这只是我的一个初步设想,如果您同意,我再去找设计公司完善一下。”
季夫人仔细看着手机上的设计草图,眼中赞赏之色愈浓。
这设计不仅保留了传统工坊的韵味,更兼顾了功能性与人文关怀,前后院分离,工作生活互不干扰又紧密相连,足见商知微的用心和远见。